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旅游有三大优势 ? 一是来自政府层面较强的组织和资金保障 ? 二是来自市场层面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或农民合作社) ? 三是来自消费层面中国游客对农业及乡村旅游的特别偏好 有效整合三者之间供需关系,搭建特色旅游产业运转体系,将对推动本区域旅游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进行以下路径设计。 
(一)搭建旅游发展基础工程 (1)通达界面——旅游交通工程 包括: 交通基础线路引导(对接外部交通、打通内部交通) 绿道与慢行系统优化(承接上一层次旅游规划、完善全域绿道网络) 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标识、慢行设施) 特色交通方式引导 (2)服务界面——旅游服务配套工程 线上的智慧信息服务(网络端和移动端开发) 线下的旅游集散服务(服务基营、服务点、自驾游集散中心三类服务设施)、旅游标识系统(综合介绍牌、指示牌、景点介绍牌三类旅游导览牌)、环卫设施服务等。 (3)绿化界面——旅游绿化种植工程 道路绿化体系引导(集镇道路、景区外道路、一般道路分类引导) 滨水绿化体系引导 农耕田园绿化体系引导 生活空间绿化体系引导等 (4)水系界面——旅游水系优化工程 生态优化(对本区域水系进行基础整改,增强水系生态价值) 景观提升(调整水、岸、林、田、村的关系,优化水系水岸景观) 丰富游线(农乡水上游线组织引导) 做足体验(水上、水边)等 (5)乡貌界面——乡村环境塑造工程 编制专项技术标准,并给予专项资金补助,聚焦但不限于以下领域:房屋立面优化、道路硬化亮化、村庄绿化、垃圾处理。 (6)环保界面——旅游环境保护工程 联合多部门行动,促进本区域环境保护:强化监督管理、增强废物处理、产业提质增效、强化宣传教育。 
(二)组建农旅融合运管体制 (1)构建管理机构 成立本区域现代农业园区开发专职部门“管委会”,确定管委会核心职能:现代农业发展、农乡旅游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其中农乡旅游业发展职能包括编制规划、规划推进、招商引资、系统工程、镇村指导、营销推广等。 (2)明确开发模式 农乡旅游开发模式建议:政府主导(管委会主导下乡镇政府执行)+外来投资(纯外来资本投资开发+合作开发)。 (3)制定落地政策 ●土地政策:年度用地供应、用地差别化管理、引导闲置土地资源开发、引导集体土地利用。 ●财税政策:财政资金投入、税费扶持、减轻企业收费负担。 ●金融政策:利用众筹平台,采用团购+预购形式,向爱好者(全社会)募集项目资金。 (4)实施人才保障 包括人才的培养、评定和引进等。 
(三)打造农业特色产品体系 (1)产业要素构建 ●特色餐饮系统: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及美食,开发农家、渔家、林家、私家(精品民宿)、商家等不同主题旅游餐饮系列,打造美食农乡品牌。 ●特色住宿系统:住宿系统分为酒店、民宿、营地三类,打造立体住宿系统,满足游客不同层级需求。 ●景区游览系统:创新产品设计、升级原有景区,创建新的农业休闲旅游示范点,打造全域旅游产品体验,最终形成乡村旅游区+旅游景区+旅游新业态(房车自驾车营地、艺术村落。民宿村落等)的产品体系。 ●特色购物系统:依托丰富的农特产品和民间特色商品,构建中心(购物市场)——节点(农家、景区、集散中心)两级购物体系,打造覆盖全域的购物网络。 (2)产品体系构建 立足现代农业园区以农为本的产业定位和本项目特色品牌定位,构建三大类产品体系,并以具体的项目建设支撑三大产品线。 ●文化田园(依托农业文化、地域文化等) ●欢乐田园(针对亲子休闲、运动休闲、田园休闲等) ●度假田园(依托农村、农房、农园等) (3)核心项目设计 ?确定农业园区项目设计基本原则:重生态、轻体量、轻建设。 ?确定农业园区项目创意基本依据:基于资源基础、基于现状发展、基于市场偏好、基于发展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