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大大日前在两会上审议黑龙江省代表团时的表述,又一次激起了大家的热议。追根溯源,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湖州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中首次提出的论断,于是也就有了现在的湖州模式! ”湖州模式“是啥“模式”? 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湖州在天堂中央”之说。“太湖、竹乡、古镇、名山”是湖州的四大特色品牌,历史沉淀与自然风光融合的江南水乡文化,是湖州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最具魅力的吸引点。 
十余年来,湖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思想,探索出了从“农家乐”到“乡村旅游”再到“乡村度假”并向“乡村生活”转型的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之路,逐步打响了“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市”品牌。 湖州市农业部门提供的2015年数据显示 ●湖州当地各种类型农家乐、休闲农庄等3000多家; ●接待游客突破2352万人次; ●直接经营收入突破40亿元。
“生态红利”为经济发展带来了甜头,“湖州模式”已成为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范本。湖州市相关领导也是领悟到了休闲农业的精髓,他们的观点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产业发展的核心。 
“湖州山清水秀,空气好,好山好水是大自然的馈赠,这也是发展休闲农业最好的资源。” 
“休闲观光农业的出现迎合了现代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要。” 
“走一条富有湖州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之路,就要在充分发挥太湖、竹乡、湿地等山清水秀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上做文章。” 
“休闲农业,绝不是现有大多数农家乐所流行的吃个土菜、摘点蔬果,而是真正有机会放慢脚步、沉下心来,感受乡野的风韵和士大夫精神的情怀。” 湖州美在哪里? 湖州休闲农业目前已形成多种不同定位和风格主题的业态,一些成功的运营模式在浙江省乃至国内,都具有领先地位。“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农庄+游购”、“洋式+中式”的多种乡村度假模式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农家乐型 ▼莫干山脚下|洋家乐 当人们还在惊讶破旧不堪的房屋也会被人需求时,“旧屋改造”的全新理念席卷整个莫干山谷,越来越多的农民房屋被“认领”,越旧的房子越受到人们的珍惜。“时间造就了文化,而这些旧房子都是文化的载体,这才是最最珍贵的东西。” “洋家乐”已然成为莫干山镇的一个全新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都市高级白领前来休闲度假。 
▼长兴|上海村 长兴顾渚村是以上海游客占据游客总数量90%的比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上海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福”越来越成了城市人去山区农村度假的一种时尚。 
经济型农庄 ▼城山沟|桃园山庄 城山沟东有两百余亩桃花湖,西有千年文化名寺城山清凉禅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长兴担任县丞时就曾经到过城山沟,是一家休闲娱乐、旅游度假、餐饮住宿、水上活动、农事参与、果园采摘等多位于一体的农业旅游观光园区。 
▼德清| 杨墩生态休闲农庄 农庄主要由八景、六园、一塘、四港、五大功能区连环交叉组成,是一个以果业、渔业为主,集农业生产、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人文历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参与性极强的生态农业美丽乡村旅游点。 
星级乡村型 ▼南浔| 荻港渔庄 南浔荻港渔庄以独特的“桑基渔塘”自然资源为基础,以荻港古村落深厚的人文历史为依托,利用这连片的桑基渔塘,略微加以修整,并配以绿化和道路,让游客们在原汁原味具有江南特色的一个个草棚里悠闲地喝茶、垂钓,定能别有一番情趣。 
特色产业型 ▼安吉| 白茶观光园 始建于2000年,以茶文化为主线,配有观光平台,游步道,瞰视群山,享受习习迎面微风带来万亩安吉白茶茶园的清新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走马观花还是求取真经?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次由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主办,农学谷商学院承办的休闲农业经理人春季班,针对此次湖州办学,除了两天的课堂教学外,还精心设计了三天的游学环节,由导师带着学员通过三天的走访观摩,现场互动,让学员能通过一个个眼前的案例,更深入的了解休闲农场从规划到运营,从品牌到营销,对照自己的项目,让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有什么比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接地气?更能学有所得?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丰富了农业的内涵,是农业与服务业结合的一朵奇葩。 相约4月,让我们一起走进“休闲农业经理人”培训班,一起走进湖州的休闲农业。 往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