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农药时,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农业生产得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在长期使用农药后,病菌害虫以及杂草等对农药有了抗药性,那么以后农药的用量必须不断加强,形成恶性循环的使用;还有就是施用农药后,它或附着在农作物上,或弥漫在空气中,或随水流入江河,间接污染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药的使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严格控制监督农药的超标。 
? 物理方法 ? 储藏 采摘后的蔬菜瓜果,它的新陈代谢仍在继续,大气中的氧气还有自身所含有的酶类还可以对药物进一步分解氧化。研究发现,在一定贮藏时间内,残留药物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 洗涤 目前广大消费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洗涤,因为这种方法最经济简单。尤其对水溶性农药,洗涤后残留的农药残留量会减少很多。不过对亲脂性农药就没什么用处,还会浪费水资源。加入普通洗涤剂可以去除一部分农药,但洗涤剂本身就是化学物品,可能会造成2次污染。 ? 吸附法 吸附剂对农药的物理吸附作用可以去除农药残留物,常适于降低液体农药残留量。大孔吸附树脂、活性炭等最常用。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对苹果汁中溴氰菊酯的吸附效果的研究,发现LS-803型树脂吸附能力最强。在浓缩苹果汁中加入15%的活性炭,搅拌吸附,10分钟后过滤,苹果汁中甲胺磷残留量由40mg/kg降到5mg/kg左右。 
? 化学方法 ? 光解 诸如菊酯类农药见光后不稳定,易分解,可使用紫外线照射、日晒分解部分残留农药,这是直接光解。间接光解是通过催化剂作用加速农药分子裂解,又叫光催化分解。目前光解催化剂有二氧化钛、过氧化锌、CdS等。二氧化钛因为其稳定高效、强光活性优点备受关注。 ? 水解 溶液的酸碱度能影响大部分农药的稳定性。如在碱性条件下,偏酸性的处理后,对氰戊菊酯的作用效果高达18.6%~40.7%。矾、硝等具有碱性的物质也能促进残留农药水解。 ? 臭氧法 臭氧具有消毒、杀菌、除臭、保鲜、防霉等优点。它还具有强氧化性特点,这一功能可以把果蔬中残留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氧化分解掉。 用不同浓度的臭氧水和水中持续通臭氧的方法对青菜中残留的有机磷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臭氧能加速除去残留农药,而且水中持续通入臭氧方法更好,30分钟后,残留的敌敌畏、毒死蜱、乐果除去了79%、65%、63%。 分别将150g 番茄、四季豆、甘蓝、空心菜和小青菜放入1L2.0%的食醋中,通臭氧处理20分钟,然后继续浸泡25分钟,最后用自来水漂洗2次,每次1分钟,然后检测蔬菜中4种残留农药,结果表明,对毒死蜱的去除率为41.14%~75.71%、三唑酮3 6 . 9 8 % ~ 6 7 . 0 8 % 、百菌清为22.59%~ 88.72% 、农利灵为29.86%~90.17%。 把臭氧、紫外、双氧水联合利用,更有效提高臭氧对残留农药的降解效果。臭氧虽然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挥发,即使分解成氧气也不会造成污染,是绿色环保的残留农药去除剂。 
? 生物方法 ? 微生物降解 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究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方法,随后几十年的发展,化学农药的大量无度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更加促进了对此方法的深入研究。分子生物学迅猛发展的同时,天然农药降解酶低的难题也得到了解决,把农药降解真菌由实验室推广到广大市场。 酶类本身就是蛋白质,不会造成2次污染,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它还不会像强氧化剂那样破坏果蔬中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更经济的是降解酶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不会在催化中失去优良作用。因此该方法优质、经济、可靠、安全,是降解残留农药的不二选择。 ? 基因工程菌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把具有降解功能的基因转移构建到载体中,再转化选择获得具备降解的工程菌,从而构建出高效降解、广谱降解、高适应性的新型菌,开辟出新的微生物降解途径。 ? 免疫亲和柱吸附法 基于免疫反应原理的免疫亲和柱吸附法,是将抗体捆绑在适当的载体上,利用药物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从而达到净化目的。这个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具备极高的特异性和富集优点,再加之农药抗体本身也是蛋白质,于人畜无害无毒、经济合理、操作简单,已经成为实验室中科研人员重点研究方向。不过目前还只能用于水样净化,农产品上应用还在试验阶段。 文/ 冯学华 

农学谷 ? 微信号:WOA-OA ? 投稿邮箱:ai@g20.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