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族 跳神会 除旧迎新,驱邪降福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载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小伙子们红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达翰尔族 鸡、狗、猪、羊、马、牛日 人日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达斡尔人在过节日时,从初一到初五忌讳把家里的灰土、汤水往外倒,也不用米面做主食;妇女也不动针线活;不准大哭大闹,也不准呵斥人,认为这样做了,都会带来灾难或是不吉利。 
达斡尔人还认为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马日,初六是牛日,初七是人日。意思是在这日子里要善待畜禽,给它们吃好的饲料。这种习俗反映了他们爱惜家畜家禽的传统美德。 
壮 族 “压年饭” 来年农业丰收 壮族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 

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白族 放高升 名副其实的“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布依族 水塘边守岁 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 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