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是我国广泛养殖的高产量虾种之一,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适合盐度广,肉质鲜美等优点。

? 养殖准备 ●严格清塘 由于池塘中长时间养殖,大量的饲料残饵、动物的粪便和植物微生物藏于塘底淤泥当中,引起底层有机物质厌氧分解,产生甲烷、氨氮、硫化氢等不利于养殖的有害物质。淤泥中还潜藏着很多有害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所以要对塘底进行及时的清淤,把淤泥清除到塘埂上并且平整好,让塘底曝晒至开裂,致使微生物、病原菌脱离水体,达到灭活效果。暴晒后,可放10cm高的塘水,再用生石灰(每亩80kg~130kg)或漂白粉(50mg/l~70mg/l)等消毒剂进行消毒,以杀死暴晒后仍未灭活的病原微生物、病原携带者。 ● 选好虾苗 在养殖中发现,南美白对虾苗的选择中存在着越养品种越退化、个头参差不齐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究其原因,是由于虾苗长年近亲繁育所致,所以要养好虾,选好种苗至关重要。在虾苗选购时,一要选择正规的育苗厂,要了解苗厂的亲虾来源。查看亲虾的来源,最好从国外正规机构或公司进口的健康亲虾的虾苗场购买虾苗,因其亲虾进口时经过了严格的检疫,不带有病毒和病菌,这种亲虾繁殖出来的虾苗成活率高,降低了养虾风险。外观上必须选择体质健壮,体长统一规格为0.8-1.0cm,附肢健全,弹跳有力,光滑透明,无病变优质虾苗,这种虾在池塘能很快适应养殖环境。 
? 精心管理 ● 合理放养 不能一味追求高密度养殖,而增加养殖的风险,应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为宜。一般按照每亩5万尾的标准进行投苗,混养鮰鱼18尾,花白鲢10尾。鮰鱼能够摄食塘底剩余的饲料和残饵,提高了养殖空间和饲料的利用率,极大降低了有机物的存量,保持水质清爽,同时鮰鱼还能吞食病、死虾,起到清道夫的作用。 ● 调节水质 根据虾生长的不同阶段和情况及时进行水质的调控,保证水体各项指标在合理范围。选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芽孢秆菌等),施肥等措施来维持底质和水质良好环境。根据季节、水质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不定期换水,每次换水为5%~10%,保持池水清爽,透明度在40cm左右。根据池天气、水色和养虾量等情况,及时开增氧机,使水中达到足够的溶氧量。一般可按照以下方法:放苗一个月内,黎明前及中午开增氧2h;第二个月开始增氧时间曾至3h,第三个月开始除投喂时间停开增氧1.5h,可全天开增氧。遇阴天、雨天增加开机时间和次数,总体要求水体溶氧量控制在5mg/l以上。 
● 科学投喂 一是转变投饵理念。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是昼伏夜出,但按照这样的投喂方式,将大大提高了养殖风险,因为晚上不仅溶氧量低,池塘的植物和微生物缺少光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投饵会容易造成缺氧和虾摄食量减少的情况出现。所以要通过驯化,转为白天投喂,这样对虾的食欲和食量都会增强,同时也能降低农民的工作强度。 二是把握投饵的量。在池塘边四周进行均匀投喂,第一个月日均投喂4~5次,第二个月日均投喂3~4次,第三个月日均投喂3次。投喂后要查看摄食情况,一般在1.5h左右吃完,七八成饱为宜。根据进食情况、天气变化、生长阶段等因素及时调整投喂量,前期日投喂量为虾总重量的8%,中期为7%,后期为4.5%。养殖的后期阶段,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营养添加剂,保证后期养殖的关键营养需要,同时增强免疫力。 
? 病害防治 在养殖中,疾病预防工作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南美白对虾生活在水中,一旦患病,治疗和隔离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虾病预防控制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管理理念,平时每隔20天左右用生石灰、二溴海因等安全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病毒灵等,以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在综合防病方面,除了选择优质虾苗、把好苗种检疫关外,还要严把饲料质量关、水质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从把握南美白对虾生态习性入手,切实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才能增强南美白对虾的生命力,促进健康生长,从而确保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文/ 周宣权 

农学谷 ? 微信号:WOA-OA ? 投稿邮箱:ai@g20.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