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Agrmation】 全面介绍国内外有关农业的重大政策法规、科技信息、农业生产动态和农业市场供求信息,加强国内外农业信息的交流,为我国农业生产服务。 农业部:玉米种子供应总量能够满足明年需求 
据近期调度分析,我国主要玉米制种区甘肃、新疆因持续高温造成种子减产,但由于制种面积增加、库存量大,明年玉米种子供应总量能够满足需求。一是面积明显增加;二是总产高于去年;三是库存量较大。
福建自贸试验区129个行业向台湾居民开放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福建省政府发布《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营业范围的公告》,允许台湾居民依照大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在福建自贸试验区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无需经过外资备案(不包括特许经营),从事129个行业的经营活动。根据公告,这129个行业包含种植、养殖、食品加工、轻工产品制造、污染治理、贸易、服务业等。
汉能建成国内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农业项目 
近日,国内规模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农业综合项目在山东省禹城市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由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建设,总装机容量达到40兆瓦,形成集“光伏发电、渔光互补、畜光互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智能农业项目,将对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中储粮去年累计收购政策性粮食1.75亿吨 
记者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16年中央储备粮工作会议获悉,中储粮总公司完成了6项重大改革,收储任务实现了巨大超越,专业化发展有了新突破,2015年全年累计收购政策性粮食1.75亿吨,连续第三年收购突破亿吨规模,充分发挥了收储主力军的作用,管理的粮油总量占全国库存的75%,全年粮油购销总量2.3亿吨,实现营业收入1628亿元,资产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
中国农科院6项成果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1月8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及所属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的6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靶向抗体创制与高灵敏检测技术”,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胡志超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花生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等2项成果分别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作物科学研究所何中虎研究员主持完成的“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赵明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玉米冠层耕层优化高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李少昆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玉米田间种植手册与挂图”(科普类)和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徐明岗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主要粮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与提升综合技术及应用”等4项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去年全国收购粮食8465亿斤 
从1月8日在京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获悉,面对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收储矛盾十分突出的新形势,各级粮食部门和相关央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适时启动政策性收储,着力强化市场监管,切实规范收购秩序,2015年全国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总量再创新高,达8465亿斤,有效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
今年我国将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 
从近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我国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以上,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我国自主育种的蛋鸡新品种发布 
近日,记者在中国蛋鸡品种创新与种源保障高端论坛上获悉,大午种禽公司与中国农大精诚合作,历经10年成功培育出了“大午金凤”这一新品种,这是我国自主育种的优秀民族鸡种,其红羽产粉壳蛋的蛋鸡配套体系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被认定为综合技术国际先进,品种配套系世界首创,为满足国内蛋鸡市场需求,保障国内蛋鸡种源安全做出了贡献。
我国育成首例适应高寒地区细型细毛羊新品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杨博辉研究员为首席的创新团队联合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等7家单位,历经20年,培育出我国首例适应高山寒旱生态区的细型细毛羊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新品种审定。该品种的问世,填补了世界高海拔生态区细型细毛羊育种的空白,是我国高山细毛羊培育的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