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个问题,我有看每日农经、农业相关的电视节目。我一直搞不都明白,我们农业节目一直在采访一些农民,种植类也好,养殖类也好。就是觉得这些节目总是一个故事情节,每期都是某某某种植/养殖什么,偶然的机会投身某类领域的农业,然后就是之间遇到什么困难,之间就是介绍怎么解决困难,坚信自己不在乎外界眼光。然后怎样怎样努力,实现了现在年入几十万啊,产品销售各地,农业致富,就这样一个报道就完了,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到我们最关注的一点:如何销售,怎么去拓展渠道? 
现在中国农业现状就是产品到处泛滥,销售都是欲瓶颈,产品没有特色化,没有品牌化都是优质,劣质充斥着市场,消费者难以分辨,同质化产品太多。2015年你肯定也到处听到哪里哪里什么农产品直销啊,就上次我这边比较严重的杨桃直销,前几天广东湛江那边的菠萝直销,一斤菠萝才0.12元。像农业节目中的创业例子很多,销售出去的有几个呢,那些节目为什么不调查调查社会详情,只会做一些无疑义的引导农民去做什么养殖/种植创业,而不多研究研究现在新农人的需求。多做些销售的渠道调查,电商+互联网方面的研究,能够实际为农民做些实事。这才是我们新农人想要的,我们新农人是需要学习技术,但是更多还是学习销售,怎么去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创造实际价值,才是我们关心的。种植技术本地经验丰富,但是销售技巧、农产+互联网这类还是比较需要深入探讨研究的,还没有形成一门有规律科学的科学。 现在说说新农人吧,很多青年都跟着潮流返乡创业,帮助父辈管理农场,一心想把自己的农产品卖出去。顺应2016农业+互联网发展,这条路是发展前景很不错。我们新农人作为新一代农人,不仅需要在父辈的种植技术上创新,在环保上意识要更强,特别在销售方式上需要更灵活,让自己的产品的实现价值更贴近它的实际价值。重点来了,种植技术有父辈精心指导,慢慢学总可以学会,比较有导师在教,而销售技巧,就要突破传统的收购商廉价采购,把产品直接传递到消费者手中,让消费者买的优惠,让产品实现应有价值。你说你是新农人,但是你的好产品卖不出去,那就是等于要饿死。 农产电商销售路很长,需要我们新农人一起摸索,一起探讨,去寻找终端消费者,去让消费者了解我们的生产过程,对我们产品产生信任。虽然农业电视节目不能给我们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就应该更加努力的去探索这条路。如果你也是新农人,如果你也跟我一样遇到这样的困惑,你可以加我微信,我们一起探讨,我们圈子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 如果你感兴趣就拿起手机微信搜索:286628716(闽南农人)。 我是卖农副产品:枇杷膏、本地米粉,种植柚子的闽南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