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一个农村亲戚来我家串门,因为他家的孩子考上高中,但是怕在乡里上的初中跟不上县城高中的课程,暑期来县城里补习一个月的高中课程,打算寄住在我家。 亲戚走后,我打开写着“蒙牛”的牛奶箱子,却惊诧了,是假货。随后我却觉得十分伤感,又很气愤,我把牛奶扔了,我不是气亲戚,我是在想: 农村假货已经泛滥的如此地步了吗?亲戚也不是七八十岁老眼昏花的人,怎么就分辨不出来真假货。再看箱子,这些假货做的和真货太像了。而且亲戚平时一定很少买牛奶,所以分辨不出也正常。 又回想到,曾经喝过的一瓶娃恰恰,价格一点都不比正品便宜。想来这个亲戚也可能是当成正品花了大价钱买的。当然,大部分的商品的价格还是比正品要便宜。那么,为什么农村这么多假货? 这些乱七八糟的”仿名牌“如果在城里贩卖肯定是没市场的,在农村里这么猖獗真的是因为农村人贪图便宜吗?我觉得并不是,谁愿意买假货啊? 以前我特别爱看早间新闻,几乎每天新闻都报道,哪个哪个造假货的黑窝点被端了!然而市面上还是那么多假货。我想一定是对那些造假货的人处罚太轻了! 另外,为什么制造假货的人选择农村市场,固然和农村的消费能力和观念有一定的联系。但解决假货不在消费终端,在源头。而且市场监管对农村是相对薄弱的。 农业资讯,农业网络红人,土地价值核算尽在社员汇,应用市场下载 社员汇,当梦想遇见土地,开出最美妙的花。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