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湘潭、遵义和延安,她们不只是“红”
2016-07-01   来源:林芝农批网  作者:L霞   字体:【 】  浏览:21次   评论:0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5周年纪念日,小编带大家去红色老区——陕西延安、湖南湘潭、贵州遵义看一看。延安是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湖南是毛泽东的故乡、贵州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那么,老区的今天是什么样子?

湘潭

湖湘潭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开国元帅彭德怀、国画大师齐白石等等著名人物。这里诞生的地方队伍也都骁勇善战,号称湘军。南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赞美家乡湘潭: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霞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图画。

齐白石也这样咏唱过湘潭:“岳麓丹枫云绕,雨湖碧柳烟环;颐养天所安泰,杖黎归去湘潭”。这么多伟人、名人都对湘潭赞不绝口。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介绍湘潭:湘潭是湖南风景最好的一个地方。深深的稻田和茂密的竹林绣成一片绿色的田野。人口稠密,一县就有一百多万人。

如今的湘潭,是全国红色旅游综合发展示范区。

凡是来过长沙再到湘潭的外地人,都会感受到湘潭的清新。清新包含三个概念,空气的清新,气温的清新,城市的清新。来到这里湘潭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去亲历它的雄奇壮观,她就是韶山。1911年,毛泽东第一次走出故乡韶山到长沙求学。临行时他还改写了一首诗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一年他只有十七岁。

湘潭不但风景秀丽,还有许多人文景观,这里还有开国元帅彭德怀的故居、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故居等名胜。

美丽的遵义

贵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走进这里,就好像走进了大山的王国。在这片山区里,遵义市作为一个红色老区,见证了英雄的不屈不挠和英勇气概。州说到遵义的历史文化,大家最熟悉的还是“遵义会议”了。1935年1月15日至17日,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这次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走进遵义,满眼的绿色总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象,这里到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其中,赤水的万亩竹海尤其值得一提。从古至今,赤水人民都有爱林护绿保山水的优良传统。进入新世纪后,赤水市坚定不移地走“退耕还竹”线路,不到10年时间新造竹林71万亩,目前总面积达到125万亩,位居全国十大竹乡第二位,人均竹林面积第一位,是我国重要的竹业基地,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竹材产区。

如今的遵义,已经变成了大西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渝黔金三角旅游区的重点景区,也是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热点中的生态旅游的理想王国。

这里有被称为“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的杨粲墓、被誉为“生物活化石”的桫椤大面积生长于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被誉为“丹霞第一瀑”的赤水大瀑布等,贵州遵义会议会址、赤水丹霞等旅游景点享誉海内外。

延 安

陕西延安是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位于陕北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腹地。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荟萃。1935年到1948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延安黄土风情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已成为旅游的新亮点。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构成延安的“五鼓”艺术,已打遍中华大地,尤其是安塞腰鼓,以其粗旷雄浑和陕北特色享誉国际。

延安剪纸、农民画、布堆画、毛麻绣和刺绣等民间工艺,绚丽多彩,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了中外艺术大师的高度评价,许多作品被法、美等国的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在国内民间艺术评选中屡获大奖,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

这其中,洛川剪纸别具特色。洛川民间剪纸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于鬓角作装饰是对审美的追求;也有用于巫术活动的剪纸,杜甫诗中"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描述了洛川、白水等地的招魂剪纸。

从1982年起,文化部门采取了重点保护措施,利用普查,进行整理和提高;和其他出版社协助合作,出版了《洛川民间美术》、《百虎图》、《洛川巧妇杨梅英》;先后开设十一次剪纸学习培训班,成立了以村为单位的剪纸协会。

从80年代初,剪纸在全国各大美术馆展出,民间剪纸艺人先后赴日本、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献艺。1993年洛川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剪纸)"。

现如今,老区的“红色资源”是最大优势,也是当地的“无价之宝”,“红色旅游”备受人们青睐,希望老区的发展越来越好!!!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乡土乡情》(微信公众号:乡土乡情)

编辑:渠晓静、雷雪 // 责编:夏恩博 // 监制:张磊

Tags:湘潭 责任编辑:L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民有误解,干部有困惑:土地确.. [下一篇]村里的好党员:龙卷风过后家里房..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