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统计显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2.2%,患大病和患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疾病负担较重。受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截至2015年,全国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5张,而832个贫困县平均仅3.28张。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个中央有关部门21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要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并实行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 分类救治,先诊疗后付费 王培安表示,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救治。实行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负医疗费用。 提高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 王培安特别提到,要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提高门诊和住院报销的比例。 王培安:新农合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补助的标准在2015年的基础上,今年又提高了40元,达到了420元。政策范围内的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可以达到50%和75%。按规定,新农合报销以后,通过大病保险还可以再报销10-15个百分点。同时,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已向贫困人口全覆盖。 
每个贫困县至少有一所公立医院 王培安介绍,要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每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全国三级医院与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级医院实施一对一帮扶。 王培安:“从全国遴选能力较强的三级医院,采取“组团式”帮扶方式,向被帮扶医院派驻1名院长或副院长及3-5名医务人员进行蹲点帮扶,采取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提高被帮扶医院的服务能力,使其到2020年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除了组团式帮扶,王培安表示,还将着力培训能够扎根乡土的医疗卫生人才。在贫困县选拔具有本科学历、大专学历、高中学历的,愿意留在本地工作的本地人才,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订单,送出去培训,通过培训取得助理医生资格、执业医生资格或者全科医生资格。另外,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的报酬待遇,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 
▲ 中国乡村之声常年举办的“爱在乡村”公益活动,邀请来自北京的医疗专家走进全国各地县级医院为当地进行业务培训。 朱启臻:健康扶贫也是“精准扶贫” 《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对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健康扶贫工程”的建设将是精准扶贫最有效的措施: “实施这个工程,对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是精准扶贫的最有效的措施,因为过去农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现在扶贫到了攻坚阶段,总书记也提出了精准扶贫。怎么样有针对性地使扶贫增加有效性,我们认为,这样一个健康扶贫的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目标意见指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贫困地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公共卫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至少有一所医院(含中医院,下同)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升;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民健康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记者:车丽、高凡 // 编辑:王丰 // 责编:夏恩博 // 监制:张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