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用了这三招,全国宅基地改革试点市,便将农民的死资产盘活了!
2016-06-15   来源:三明农批网  作者:约定之日   字体:【 】  浏览:58次   评论:0

宅基地在咱们农民朋友心里,可以说是最值钱的东西之一。由于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许多农民而言,在宅基地上盖起的农房便成了一份死资产,没办法自由流转,或者抵押贷款。如何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本?湖北宜城作为全国15个宅基地改革试点之一,通过建立基准地价体系、自愿有偿退出、超标有偿使用、农房抵押贷款等综合配套措施,算好算活了农民增收、集体壮大、耕地增加的三笔账单。

湖北省宜城市流水镇黄冲村农民肖涛,是黄冲村里有名的少壮派。凭着早两年民间借贷买来的挖掘机,白手起家,把家里的收入拉到了村里的小康水平。现在,买挖掘机时东拼西凑外加民间借贷的账还清了,家里还有了两套宅子。可是肖涛却又有了自己的新烦恼,虽然住的气派,可转行的心却被起步资金缺乏的现状给困住了。民间借贷利息高、金额低,家里的房子又不能抵押。

有难处的不止黄冲村的普通农户,王朝富是黄冲村的村支书,刚刚接手黄冲村的时候,他也常为村里的集体债务发愁。一边是农民自身流转资金缺乏,一边是村集体公共资金存在压力,这两笔账单摆在宜城市金融办主任王会书面前,他也急在心里,却又无能为力。王会书:“银行贷款,要有风险管控,对银行来说,抵押物要能变现才能实现它的抵押功能。我们现在农房变现最大的障碍就是现在不能流转,如果说农房不能依法转让的话,它永远实现不了它的抵押价值。”

宅基地改革宣传活动现场

个人的账、集体的账怎么算才能算活?2015年3月,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宜城市流水镇黄冲村成了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15个试点之一,这两份死账单一下子就迎来了转机。

通过宅基地的统一确权颁证,允许宅基地在一定范围内转让、出租、抵押,宜城市进一步扩大宅基地的权能,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走出了一条新路,把曾经沉睡的土地资源叫醒了。宜城市宅基地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丁国锋:“把农民的宅基地还有住房,一次性划到不动产登记的证上,这个目前在全国也是首次。”

有了宅基地《不动产权证》,肖涛的房子摇身一变成了钱袋子。两层住宅为他换来了10万的银行贷款,钱怎么用?他心里已经有了数。

说起未来的发展,肖涛的语气里满是憧憬,可不久之前,他还为宅基地改革的事情想不通。《不动产权证》是有了,可自己老宅子的超标有偿使用费却添了一笔大开销。肖涛之前不想交的钱就是超标有偿使用费。在农村,由于产权不明,一户多宅、乱搭乱建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情况不仅是基层干部的心病,同样也制约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宜城市市委书记李诗:“无序建房、不仅转宅基地,把承包地、耕地都转了。加之这么多年,商品经济搞了之后,很多人外出了。我们流水镇有个村,38户走了,空壳了,占了这个地方的一半,这个土地40年没有人管,国家资产,土地浪费,一闲置就是几十年。”

农村乱搭乱建住宅

这样的一笔乱账,宜城的宅基地改革又该怎么理顺呢? 宜城的答案很简单——有偿使用,有偿退出。通过分段+调节的有偿使用办法,依据城区、副城区、集镇中心村与普通村的区别划定不同的基准价格;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超过规定宅基地面积的要有偿使用。村支书王朝富表示,这部分钱将用于村里公共设施的建设完善。

工作人员对农村宅基地进行勘测

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农村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宜城市宅基地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丁国锋再次算起个人、集体、土地三笔账,原来的乱账变成了好账。丁国锋:“算好个人、集体、土地的三笔账。按照规划的要求,到时候可以减少一半的村庄,也就是我们腾出耕地、土地达到5万亩,节约集约用地可以达到5万亩。我们这里春夏两季,一亩地一年2000元收入,按这个来算,农民一年就可以搞到1个亿。集体收入,土地腾出来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增减挂钩,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一次宅基地改革的试点,宜城市叫醒了沉睡的土地资源,算出了个人、集体、土地三笔活账单。据了解,今年12月底钱宜城市将完成全市的村庄规划工作,黄冲村等8个试点的经验也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

记者:韩晓、凌姝

编辑:刘思思

责编:夏恩博

监制:张磊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Tags:全国宅 农民的 责任编辑:约定之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庄稼遭受灾害.. [下一篇]农产品不好销?做到这两点,销量..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