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多地小麦正在发芽霉变,难寻买家;粮库空着却不收粮,粮农直哭!
2016-09-02   来源:成都农批网  作者:扑街不乱发   字体:【 】  浏览:49次   评论:0

今年华北的小麦市场可以用“时运不佳、流年不利”来形容:小麦收割时降雨不断;售粮旺季洪时,赶上涝灾害、交通受阻、储存的小麦受潮发芽。这让北方很多产量区的小麦,大量囤积在农户手中卖不出去。从6月初麦收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滞留在农民手里的麦子依旧难寻买家。

按照往常惯例,临近9月,华北地区大部分农民手中的小麦都已经售卖完毕。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有些反常。

在河北省成安县柏寺营乡南散湖村,很多村民的粮食今年一粒都没卖出去。村民高美玲家今年打了18万斤小麦,从收上来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看着堆在院子里小山般的粮食,高美玲心急如焚:

高美玲:“我种的麦子都淋了雨了,还没人管了到现在。你说这麦子该怎么办?”

记者:“你先别哭,你这麦子是没人收啊还是怎么了?”

高美玲:“验了,说这麦芽,又这样了那样了,到现在这个麦子也卖不出去,俺都不用过了。”

高美玲说,这段时间,她一边要管护秋粮玉米,一边还要照看卖不出去的夏粮小麦,这让她焦头烂额:

高美玲:“麦子人家都不要,去卖了人家说麦芽多,拉到那儿又拉回来,你说赔钱不赔?拉出去两回都又运回来,光运费就赔了四千块钱了。”

在南散湖村记者发现,卖不出粮食的不止高美玲一家,全村95%的农户家小麦卖不出去,都是露天堆放在院子里。从6月6日麦收到现在,一直是高温多雨的天气,村民们的小麦受潮发芽率很高。如果再卖不出去,全村老老少少这大半年辛辛苦苦的付出,恐怕连一分钱的回报都得不到了。

高美玲:“俺真是抢收的,老天爷一直下雨,真是抢收到家的。(粮食)没有人来收,俺到国有粮库了,国粮就说俺芽麦太多。你说现在气温这么高,使塑料布蒙着,你说那小麦怎么能不坏,现在老天爷天天有雨,你说俺这个小麦该怎么办?农民该怎么办?”

种粮大户50万斤小麦一粒未卖被虫吃

随后,记者又来到种粮大户贾春平存粮的简易仓库里,看到他家的小麦情况更严重,已经生了虫子,贾春平的妻子:

“生虫子,把小麦都吃了,都把小麦吃空了,都成了空壳了。”

贾春平是这两天才发现小麦堆里生了虫子,他说现在正是生虫的季节,气温高又潮湿,加上这样简陋的没有密闭的存粮条件,那些淋到雨的麦子都已经发霉,那么他为什么没有早点卖出去呢?

贾春平:“我这50万斤,今年一粒也没卖,一斤也没卖。”

记者:“你是因为价格问题没卖,还是因为质量确实不好没卖?”

贾春平:“质量问题,有人给我验过了,粮站给我检验过了,萌芽的多,40%。”

粮库:98%小麦不达标,粮库空着收不到粮

贾春平的50万斤小麦一半超标25%,一半超标40%,他想低价卖给面粉厂人家都不要,现在生虫的小麦更难销售,那么南散湖村的小麦到底与国有粮库的收购标准有多大的差距呢?记者来到成安县粮食储备库,河北省成安县安益省级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主任 刘朝海:

记者:“老百姓送来的粮食有多少不合格啊?”

刘朝海:“基本上是98%左右不合格,这里也没有运粮车,运粮车来一趟打回一趟,来一趟打回一趟,谁还敢来?没人敢来了。”

刘朝海介绍,他们这个粮库的仓容是5500吨,目前只收了86吨,只占仓容的15%左右。粮库空着,农民的粮收不上来,这么困难的收粮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刘朝海:“老百姓手中的粮食,他的容重达标了,但是呢,不完善粒超标,国家已经放宽到10%,但是老百姓手中的粮食,不完善粒现在在20%到30%之间,我们不能收。”

记者看到,201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质价政策公告牌上显示,五等小麦不完善粒小于等于10%,而记者调查的情况是,农民手里的小麦远远超出这一标准。村民朱海平:

“保护价1.18元每斤,现在卖1.1元的人家都不要,卖出去的,好的1.1元每斤,稍次一点就1.05元每斤。”

高美玲:“你不要,但这芽麦不是我自己造成的,是天灾啊,俺们农民就指望着把麦子卖了,还人家承包费,地里也得施肥,俺的麦子到现在卖不出去。”

粮食加工企业:本地粮食不能收

那么,眼下面粉加工企业是否在收粮呢?在成安县当地一家面粉加工企业门前,记者看到,这里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一辆前来送粮的车辆。面粉加工厂的总经理申家辉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用来加工面粉的小麦很大比例来自外省:

申家辉:“芽麦比例比较高,有的部分小麦没法加工,我这儿收的小麦都是当地最好的小麦,从外地调过来一些好小麦配着用。”

记者:“从哪里运过来的?”

申家辉:“从山东。”

记者:“多少钱一斤?”

申家辉:“拉到我们这每斤一元二角二三分。”

申家辉介绍,他们企业年加工小麦1.5亿公斤,由于需求量大,本地又收不上来太好的小麦,所以他们每天从山东调运200多吨一等粮配比使用,这也大大增加了成本:

“成本高了,我们在市场上的优势也小了,要是当地小麦能用、质量好,我们在市场上竞争优势就明显。”

随后,记者又来到今年遭遇暴雨洪水灾害的河南安阳西于曹村,一走进村子,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洪水冲击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在村里的粮食收购点,收购点负责人王振勇告诉记者,今年7月19日晚上8点多钟,暴雨洪水以迅猛的速度冲进了村子,当他赶到收购点的粮库时,洪水已经齐胸深,粮库里存的20万斤麦子被水淹了一半多,损失惨重,河南省安阳市彰东办事处西于曹村粮食收购点负责人王振勇告诉记者,十几万斤粮食被淹,现在没人要。

而在王振勇的另一个库房,新磨的面粉遭遇洪水后变成了硬石块,并且发了霉。王振勇给记者计算了一下,他家今年损失大约16万元钱。为了减少损失,他也曾与一些制酒企业和饲料企业联系,记然而对方给出的价格让他无法接受。

记者:“他们都给你多少钱一斤啊?”

王振勇的妻子:“两毛钱已经就给你不少的利,我说最少要给俺五毛钱一斤。”

央广三农评论

维护粮农根本利益,就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文/张磊)

我们痛心地看到,由于天灾,不少农民手中的粮食正在发芽、霉变;不少种粮农民正在深陷丰收后卖粮难的困境。卖粮的收入,是种粮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来源,收入没有了,他们的生活热情、种粮热情也都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天灾在所难免,但怎样能让这些粮农在天灾之后的利益损失到最小程度,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群体对他们的关切、尊重和重视?尽力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这才是受灾粮农此时最需要得到的关怀。

天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怎样面对它。“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安天下之本的粮食本是国家重器,无论丰收还是缺粮,我们都应该把保护粮食生产、保护粮农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我们常说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那么,维护粮农根本利益,也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面对种粮农民的困境,面对一座座小山般的粮食,千万要想出应对之策!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

记者:王丰 // 编辑:夏恩博 // 责编:刘思思 // 监制:张磊

Tags:空着却 农直哭 责任编辑:扑街不乱发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公交车助阵“寻找乡村名嘴”,不.. [下一篇]大棚蔬菜施肥不能乱来,这9个问题..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