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一场跨越城市和农村的爱恋,真的可以不顾一切吗?
2016-08-14   来源:双鸭山农批网  作者:77个理由   字体:【 】  浏览:41次   评论:0

在很多人眼里,爱情应该是最简单、最纯粹的事儿,它来得热烈且毫无征兆,让人顷刻间意乱神迷。

可现实中,想说“爱你”,很多时候却并不那么容易。成长环境、价值观念甚至家人的“阻拦”,都可能化成一道道鸿沟,隔开两个相爱的人。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一场跨越城市和农村的爱恋,真的可以不顾一切吗?

来自自身的差异

如今,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来自不同地域的人走到一起组成家庭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这本是一场难得的缘分,但有时候,却事与愿违。

我们来关注一个真实的故事,了解热心听众小敏的烦恼: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一直想去外面的世界闯闯,最终考到了我们省会城市的一所大学。说实话,我们家条件虽然不能说贫困,但也确实一般,到了外边所谓的“花花世界”,我心里其实挺渴望能得到一种物质上的满足,也渴望爱情。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交了同系的一个男朋友。他是本地人,对我很好,也很舍得给我花钱。可我又觉得他太像那种“纨绔”子弟,过节吃个饭都要两三千块钱,给我压力很大。我虽然喜欢,但心里又觉得他太奢侈,为此闹过不少别扭,最终还是分手了。后来我又交了一个男朋友,没想到他竟然是那个前任的朋友,还向我解释他不是那样的人。可我就是受不了,觉得他有点看不起我。最终他也提出了分手,理由是觉得我太敏感,甚至有点自卑。我真的是这样吗?“爱情,不只有“情投意合”,也需要彼此理解和包容。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等都会对自己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些“独特”和“不同”,在交往中或许就会成为一个个“导火索”,需要用智慧和耐心去化解。而当我们解决了“内忧”,又该如何应对“外患”呢?”

来自外界的压力

很多时候,爱情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它不可避免的会牵连起两个家庭。父母眼中儿女的幸福,或许不仅仅是“找个喜欢的人在一起”,而是“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这既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又可能会成为爱情中的另一道坎儿。

棒打鸳鸯,还是可怜父母心?小王是个农村小伙子,18岁那年考上了一所北京的大学,成了家里的骄傲。上大学后,小王一如既往的优秀。后来,他恋爱了,女方是一个北京女孩儿。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和相似的价值观念,又能包容对方,哪都透露着幸福。转眼要毕业了,小王面临回家还是留在北京的选择。这时候,女方的爸爸竟然找到了他,直截了当的要求小王放弃这段感情,别耽误他女儿的未来。否则的话,要动用关系“弄”他。小王整个人都蒙了。最终,他选择了结束这段感情,一个人离开。但是,几年过去了,他心里始终不能释怀。我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所做的每一个选择,毕竟都是为了孩子。可这天下又有太多的父母,只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疼爱”孩子,为他们安排未来和生活,却不懂得如何真正去“理解”。当爱情、孝顺和现实这三样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又该怎样选择?

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四川遂宁 手机尾号9696:现在农村人结婚后都是共同去城里打拼,一起努力购房买车。我觉得,城市人更浪漫,农村人更注重实在的生活。不管是城市女孩还是农村女孩,注重自己的独立和阳光才是最有价值的生活态度!

内蒙古集宁 手机尾号9175:夫妻之间的爱情是互相理解和宽容,家庭生活的开销要根据收入情况来确定,收入多可以多销费,收入少就尽量少销费。关键在于,夫妻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

@马武广:物质追求欲望强和花钱大手大脚是两个概念,一个巴掌拍不响啊!这种事情应该互相约束和节制,不可能一下子就改正过来,应该循序渐进。两个人相处,能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才都不是问题!

@剑胆琴心:吵吵闹闹是生活,不过时间久了也就吵的少了,磨合的也差不多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不是说理的地方,而是说爱的地方。

专家建议:

肖雪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一线心理咨询,尤其擅长家庭关系的调解。

来自不同家庭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必然有很多地方需要磨合。如果在最初结合时,能够有相近的价值观——生活观、金钱观、爱情观、家庭观等,婚后磨合的阻力就会相对小一些。如果价值观层面没有相近,那就意味着必然需要有人妥协。在妥协时,如果可以两个人相互体谅、配合,这件事你妥协、那件事我让步,就能够建立足够的信任、亲密和安全感,这样的夫妻关系也才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这种“妥协的艺术”,对于营造幸福的婚姻非常重要。

“恋爱”、“婚姻”的智慧

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差异,或许想说“爱你”,真的没那么容易。其实,无论我们从哪来,无论彼此有着怎样的不同,爱情和亲情都会给你最大的包容。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生活同样如此,自己退一步,多为对方着想,眼前的混乱和疑惑或许就能烟消云散。有人说,“谈恋爱是和对方的优点在谈,而婚姻则是和对方的缺点一起生活”,这样的智慧,您学会了吗?

本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村友交流会

编辑:高凡、慧思 // 责编:刘思思 // 监制:汪群均

Tags:越城市 农村的 顾一切 责任编辑:77个理由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跨省务工给交通补贴、读技校免学.. [下一篇]三农厨房:注意啦!长了“青春痘..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