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结合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需要,明确了“十三五”期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八大任务,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养护效能。 《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0年,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总体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的目标。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目前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在脱贫攻坚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发展的经验充分表明,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对一个地方的老百姓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中国剩下5000多万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那里路途遥远,交通基础设施严重的滞后,人出来都不容易,更不用说生产出来的特色农产品怎么来把它运出来,所以说交通对于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是严重的瓶颈制约。我们要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交通基础设施要先行解决,只有交通解决了,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才有可能起步,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跟外界的联系才能够打通,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的观念思想、技能啊,各个方面才有可能被改变,所以说交通基础设施在脱贫攻坚当中是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扶贫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而交通扶贫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将工作落到实处?李国祥认为,交通扶贫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在贫困地区它的建设成本是相当相当高的,成本都是平原地区的三倍以上,数倍甚至十多倍这样的一个成本。要想把交通基础设施的问题解决,首先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我们也知道贫困地区的财政是很困难的,老百姓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有美好的远景规划,更重要的是要落实资金,除了财政加大投资力度之外,我们的社会力量也应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通过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我们的金融资本参与进来,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模式,把这个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问题解决。 同时我个人觉得,虽然贫困地区剩下的贫困人口越来越少,但是贫困地区地域还是比较广的,我们根据人口分布规律,根据扶贫剩下来的区域,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应该把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优先建设好,让我们的贫困地区尽快有造血功能,然后再把村级的道路建设好,一定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道路建设的时候也一定要精准。 本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 编辑:王丰 // 责编:夏恩博 // 监制:汪群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