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全国主产区的山药正处于生长期。山药喜光,适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然而,近期连降大雨,导致部分地势低的地区山药被淹,损失惨重。河南商丘、河北邯郸、山东聊城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灾,有些地区的山药被淹面积甚至达到70%。如此严重的灾情,会给山药的质量和价格带来怎样的影响?山药种植户又该如何应对? 
现在正是山药的生长期,再有一个月,新山药就要大量上市了,但是河南山药经销商底燕归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笑容。她告诉记者,前一阵子接连不断的阴雨天气,给山药的生长“浇了一盆冷水”,不少地势低洼地区的山药都被淹了。 连日的大雨不仅使山药大面积减产,还毁坏了大量农田。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南商丘等地有50%的山药被淹,河北、山东等地大约有30%的山药被淹。山药经销商孙雪涛痛心地说,在山药主产区,农民这一年都白忙活了。 
“我们这个地区,主要以山药为经济来源,有的种十亩,有的种十几亩,有的种一百多亩。被淹之后,山药的产量上不去,第二个卖不到什么好价格,农民今年一年就白忙。” 被淹的山药,根部会非常容易腐烂,外形也粗细不均。现如今,我国受损的山药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15%。山药品质的下降,直接影响了收购商和销售商的热情,目前市场上山药的销售情况非常不乐观。 “现在农户着急卖,但这个市场走不动,价格越来越低,原先开库的两块一二,现在一块九、一块八。现在出口这边的,以前出口量大,现在出口量也小。” 分析师王敏介绍:从目前情况来看,山东、河北等地的山药价格,并没有因为质量下降而产生大的变化。但是,一个月以后新山药上市,价格可能会因为货源变少而有所上涨。 目前山东菏泽一代白玉山药直径3公分长度40cm出库价2~2.1元/斤,产地走货一般,走货频率在2~3天一车。预计后期新产山药受质量影响,一般货源价格将低位运行;而加上精品货产量降低和入库拉动影响,后期精品货价或有上涨迹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山药主产区的很多种植户都已经对未来的收入失去了信心,大家只希望把损失尽量降到最低。对此,分析师王敏建议种植户,不要灰心,要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存储优质货源,规避价格风险。同时,农户在种植山药时,特别是在雨水季节,每次大的降雨后,应及时挖沟排水,尽量避免田间积水,保持土壤空气流通,以此来规避降雨带来的风险。 本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 记者:韩晓、杨冀彦 实习编辑:汪先强 // 责编:夏恩博 // 监制:汪群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