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从白色污染到增收项目,你get√了吗?
2016-08-02   来源:吉安农批网  作者:七夕   字体:【 】  浏览:40次   评论:0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地膜覆盖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栽培技术,对于保障作物增产和反季节种植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地膜残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问题与机遇并存

宁夏通过广泛开展地膜覆盖和残膜回收,农作物普遍增产3—4成,环境污染程度降低60-70%,农户交售残膜每吨还能增收1000元,起到了增产增收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应。

机械创新残膜回收由苦差事变增收门路

近年来,宁夏努力探索构建残膜回收的新机制,在消减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实现农田清洁、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早些年,残膜回收主要是靠人工捡拾完成,费时费力,是个苦差事。所以,许多农民就干脆让地膜“烂”在地里。现在,用机械创新残膜回收,这苦差事就变成了增收门路。宁夏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研制成“风力除杂式残膜回收机”。售价万元左右,整理一亩地费用是20元,把膜拿尽的同时,地翻松了、杂草铲掉了。这不仅减少了生产上的投入,而且还可以去帮其他村民收地膜,等于多了个增收致富门路。

农用残膜回收网点建设是关键

宁夏实行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点的行政、技术“双向”责任制,每个乡镇确定了1名农机中心领导和1~2名技术员负责,抓技术培训、物资配套、残膜回收和入户指导、跟踪服务等工作,为农民提供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目前,宁夏共建成217个残膜回收网点,29个残膜加工企业,组建86个机械回收队,引进研发回收机械1260台,2014年,农作物残膜回收率达到80%,2015年,残膜回收率达到90%。

专项补贴撬动残膜回收市场化运行宁夏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驱动、农户参与”的原则,每年安排农用残膜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000万元,切块下达中南部各县(区),重点支持农用残膜回收再利用建厂补助、回收补贴、网点建设、技术研发、技术推广等。对建成年生产再生颗粒300吨以上的农用残膜回收加工企业,通过先建后补的方式给予一次性设备投资补助;为调动广大农民捡拾交售残膜积极性,对交售残膜原料给予适当奖励。

本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致富帮》

编辑:张程 // 责编:刘思思 // 监制:望远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Tags:从白色 项目 get 了吗 责任编辑:七夕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川贫困村里建房可“按揭”,连.. [下一篇]台风“妮妲”来袭,快快收好这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