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乡村“少女妈妈”:超过20岁就成剩女,最小产妇未满14岁
2016-07-25   来源:玉林农批网  作者:明太鱼   字体:【 】  浏览:40次   评论:0

在十四、十五岁的豆蔻年华里,她们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去求学,而是在世代生活的渔村里照顾自己的孩子。未到法定年龄,却早早“结婚”、生子,这在海南的一些小渔村已不罕见。她们之中,最小的14岁就当了妈妈,个别人30岁就成了奶奶或者外婆……

最小产妇未满14岁 “少女妈妈”非个别现象

16岁的潘虹已有5个月身孕,她一手拿着电视遥控器、不时地换台寻找着自己喜欢的娱乐节目,另一只手则轻轻拍打着后背上哇哇大哭、不到两岁的女儿。她17岁的丈夫跟随公公下船做工,她和不到40岁的婆婆在家带孩子。

她这样描述自己的一天:“吃饭,喂孩子,看电视,喂孩子……”在潘虹看来,16岁已有二胎并不“稀奇”。这是海南省临高县新盈镇、调楼镇大多数渔村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的故事。

记者在调楼镇美良卫生院的“产妇生育记录本”上看到,从2015年7月9日至2016年5月9日的10个月内,该卫生院有108个产妇生育,其中19个产妇年龄在20岁以下。这些“少女妈妈”中,有15人是生二胎,她们一胎的生育年龄更小。

从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县人民医院生育的16岁以下未成年产妇有20例,相当于每月有两三个未成年产妇。其中,14岁的产妇有5名,15岁的产妇有6名。最小的产妇是新盈镇头咀村的桂某,她的出生日期是2001年10月10日,2015年生小孩时还未满14岁。

婚后面临安全风险 避免悲剧还需多方努力

虽说村友们身边就有早婚早育的现象,但如此之早还是令人难以接受!早婚的少女一旦怀孕,既不利于母体和胎儿健康,也会因为年龄尚小而无法妥善处理家庭矛盾。

中国乡村之声农民观察员、资深育儿师白戍芝:

“十四、十五岁的年龄,身体根本没发育完全,生孩子、养孩子超出了少女的身体负荷。这少女的妈妈、婆婆们也是糊涂了,孩子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了吗?想想你们在这个岁数经历的艰难,还要在下一代身上再来一遍吗?

“现在不仅是在城里,在有的农村,人们也是对优生优育非常重视,怀孕前、怀孕中、坐月子,有条件的都要去上上课,学点育儿理念。”

白大姐的表妹当年就是十几岁生了娃娃,她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娃娃生病,表妹除了抱着孩子嚎啕大哭,什么都不会。生活条件好了,好好生、好好养,这是一份难得的缘分!如果处理不当,心理和生理疾病将会缠绕着“少女妈妈”……

如今,我国在关爱未成年人、妇女儿童权益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仍有婚恋、生育“死角”。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莹

“少女妈妈、过早婚育是危害母婴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的愚昧选择,有待政府、医疗、教育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普及法律和医学、心理学知识,给予必要帮助,防患于未然。

“婚姻最好的理由是因为爱情,最好的婚姻状态是两情相悦、志同道合。婚姻不可儿戏,生育更不可儿戏。生育意味着责任,对未来的孩子的责任、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也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在你还没有准备好为此承担责任、付出努力的时候,慎重生育比盲目生育要明智得多。否则,儿孙满堂未必是福气,而有可能成为悲剧。”

“少女妈妈”不仅仅存在于这个渔村,还存在于许多其他未知的“渔村”。她们自己都还是稚气未泯的孩子,甚至不懂得什么是爱、什是性,却要莫名地背负起“妈妈的责任”。

陈旧迂腐的思想观念,照进现实以后竟是难以言说的痛。“少女妈妈”是思想顽疾的牺牲品,“少年爸爸”和那些“孩子的孩子”又何尝不是牺牲品?

思想观念上的糟粕,社会当施以合力,尽早消除这一现象,让婚姻和爱尽情绽放在每个人的心中!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乡村夜话》(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村友交流会)

编辑:汪先强(实习) // 责编:白晨 // 监制:张磊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Tags:乡村 超过 成剩女 责任编辑:明太鱼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乡村调查:文化为乡村注入灵魂 [下一篇]这些涉农项目根本不用交税,能省..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