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雨水特别的多,长荡湖水位也达到了历史的高点。“呆瓜靓仔”站在窗前,出神的看着屋外的雨。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透过雨幕,在他眼里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呆瓜靓仔”何许人 
对于“呆瓜靓仔”来讲,这一年过得有点恍惚。去年的这个时候,他还坐在高大上的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构思着盖楼、修路、城市规划这些宏伟的大项目,然而一次稀里糊涂的决定,打破了原先规划好的生活节奏,就此改变了一个进入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的人生轨迹。 初见“呆瓜靓仔”是在农学谷的培训课堂上,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呆呆萌萌、斯斯文文,然而眼神里透露出来的却是真挚热情、聪明机灵,以及对农业的一种超越他这年龄段的情怀。 
“呆瓜靓仔”大名秦亮,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2011年毕业后就职于南京某上市单位从事市政设计工作,毕业的第一年就拿到了18万年薪。然而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秦亮骨子里对农业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父母养蟹已有30多年,从小到大,天天都能看着草木生长,看着池塘里的虾蟹自由自在,心理觉得特别的踏实满足”望着家里的一片开阔的养殖水域,秦亮满脸喜悦。 
不爱城市,爱农村 苏南人精明智慧、善于经营的特质在秦亮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对自家蟹的喜爱,秦亮在工作之余,特别关注各大网络销售平台关于大闸蟹的销售情况,了解行业价格及发展趋势,不断琢磨互联网营销方法。2015年夏秋之交,秦亮抱着试水的心态在淘宝上开了个店铺,销售自家养殖的长荡湖大闸蟹。“没想到短短三个月,店铺嗖嗖的就升级到了钻石卖家,买家给予的评价相当的高,而且零差评,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第一次成功的线上售卖大闸蟹的经历让靓仔看到了新型农业的前景,然而喜悦过后,却陷入了纠结:到底要不要辞职专职从事农业?一边是高薪,一边是热爱;一边是父母殷切的期盼,一边是自己多年的梦想…… 
当父母知道儿子居然想要把那么好的工作辞掉,气的直跺脚,辛辛苦苦培养出的大学生,在大城市里有着体面的身份,居然绕了一圈,又想回到农村。“在公司里,压力很大,付出很多,瞧,30岁不到头发都少了很多。”秦亮笑着揪了一把脑袋上的头发,“但是如果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苦再累也觉得快乐,这一点父母是很难去体会到的。” “从事农业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实在是无从下手。”秦亮边做边求教于身边的一些农户,慢慢的有了一些思路: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保证大闸蟹品质的基础上,缩短从湖边到餐桌的距离,让消费者能够更快更鲜的品尝到正宗的长荡湖大闸蟹。同时,由于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将节约的成本释放给消费者和农民,降低消费者的吃蟹的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想明白了这一点,秦亮恨不得立马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组建自己的团队,风风火火大干一场。 
2015年底,大闸蟹的生意告一段落,大把的空闲时间让秦亮一下子有点无所适从,内心也开始犯起了嘀咕:难道我就要一辈子跟父母一样,以养蟹卖蟹为生?网上卖蟹和父母传统的经营差异只不过是销售的方式不同而已。这样做下去,会有出路吗?秦亮的内心又开始有了一些迷茫。 一天在刷手机朋友圈的时候,秦亮看到了农学谷商学院举办“休闲农业经理人”培训班的信息,虽然对社会上各种五花八门培训早就不抱期望,但是这次培训有一个《休闲农业经理人》的证书打动了他。“说实话,当初报名,就是冲着拿个证的心态,对培训的效果没多想,拿个证,做个样子给父母看看,让他们有点安慰吧”。抱着这样的心态,秦亮在网上报了名,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个举动对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三天,改变了我的一生” 2016年一月,北京的冬天,寒冷、干燥,阳光通透。对于习惯南方生活的秦亮有些不太习惯,但是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三天的封闭学习,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听课、提问、讨论,满负荷的课程让秦亮感觉自己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着点点滴滴的知识点。“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的那种感觉,无论是身价过亿的农场主,还是大学没毕业的农二代,满教室里的每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如饥似渴在认真的听着老师上课。因为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背景,大家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相互间迅速的打成一片,氛围特别好”。 
“我的大闸蟹基地位于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内,239省道旁,距离高速出口及规划高铁站距离都不远,特别适合做休闲农业。以农场为主体,结合村庄、农户、农民,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资源有效利用为载体,以绿色农产品为支撑。依据生物链原理,把农场中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餐饮、乡村游等产业有机结合成为一个高效和谐绿色农业生态园。” 三天的课程给秦亮带来了启发,他立刻捕捉到了新的商机,找到了发展长荡湖大闸蟹的新思路,眼前豁然开朗。秦亮难掩兴奋之情,拉着班主任一股脑的把想法倾倒而出。 三天的课程不长,却让靓仔的心中农业的那把火烧的更旺了,“热乎乎的,感觉对了!这就是我要走的路;是真的热血沸腾!”没有犹疑,今年5月,秦亮正式辞去了原来的高薪工作。“可以说农学谷改变了我的一生。以前在体制内,一眼就可以看到30年后的自己: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年薪从20万到30万再到40万…现在的我,未来一片光明,前路虽蜿蜒崎岖,但前行的路上并不孤单,我们这群志同道合的新农人相聚一起,互帮互助,携手同行…剽悍的人生无需太多的解释。”因为对未来的信心,面对亲戚朋友们的质疑,秦亮总是能心平气和的对待。后来的每一次见面,也能从靓仔脸上感受到他愈发的自信。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长荡湖,一年又一年,就这样生生不息,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儿女。越来越多的游客返璞归真,前来寻拾儿时的江南水乡记忆。也正是有了像秦亮这样,既有高文化素养,又有情怀的新农人群体不断壮大,长荡湖,也正由“美食”向“休闲+美食”悄然转变;不变的,当是依托丰饶物产、如画景色,一如既往惠及更多的百姓。 
“我的故事不是个例,我们身边太多太多的新农人怀着一腔热血在这条路上奔走着,大家放弃了很多也在经历着很多,也许还在迷茫,也许还在纠结,也许还因找不到出路在痛苦着,我们也由衷的希望农学谷能为更多在这条路上困苦着的新农人打开一扇窗!” 你有故事,我有酒! 更多信息,请关注“农学谷”微信号(WOA-O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