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中国乡村之声微信发布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事情是这样的: 24日(周六)下午,北京有机农业技术发展中心、北京北九环境技术实验室以及河南安阳市红旗药业有限公司三家农药研发和生产企业,通过央广中国乡村之声新媒体渠道发布紧急公告,召回已进入市场销售的950多吨这种不合格农药。生产企业的公告称,目前还有近200吨农药无法联系到买主,或将导致使用问题农药的区域,小麦大面积减产。 
安阳市红旗药业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生产的 11%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为20152153,目前发现对小麦的发芽和出苗产生重大的药害。该产品已销往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山西等省份。公司发现问题后,已立即采取召回措施。 公司总经理和德生说:“红旗药业也是为了诚信,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坚决彻底召回。这个(问题农药)虽然是经农业部批准生产的,但是含量过高也不能用”。 制剂生产厂家发布的公告如下: 
红旗药业是该批次农药的生产企业。这家公司在公告中称:目前,至少有200吨小麦包衣产品无法联系到购买者,所以公司希望通过媒体,向社会广而告之,立即停止该产品的使用。公告中还留有公司的联系方式,方便农民及时联系厂家。 
▲ 河南安阳红旗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产品召回情况 记者了解到,该批次农药一共售出950多吨,如果全部被使用,可能会导致约650万亩的小麦不能正常出苗。目前,生产厂家已通过经销商等渠道,确认可以召回约711吨。由于售出时间和散户购买等原因,截止昨天,仍有超过230吨制剂不能找到买主。据提供制剂配方的北京北九环境技术实验室技术人员介绍,这230多吨制剂如果被使用,可能会导致150万亩小麦出苗不足,从而造成减产。 技术人员:“售出1000吨的样品,现在至少有五分之一,无法确认到底是在什么人手里面”。 发稿前,记者再次联系生产厂家红旗药业的总经理和德生,他说,目前仍有近100吨该批次农药,下落不明。 北京有机农业技术发展中心、北京北九环境技术实验室,分别为这批农药的研发、配置提供了技术支持。 这两家公司也联合发布公告,称该批次的农药会产生重大药害风险,建议农户立即停用。 制剂配方实验室及药品登记服务机构发布的公告如下: 
北京有机农业技术发展中心负责该制剂登记的工作人员王继红,也主动联系央广中国乡村之声,坦承说在此事中负有一定责任,坦诚说在此事中北京有机农业技术发展中心有一定责任,当初在农药浓度的设定上,明显偏高。 王继红:“在设定田间药效用药量的时候,查的资料可能不太全面,没有考虑到在大田环境下,使用以后对种子的影响,建议田间药效的浓度有点偏高”。 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会利说:“当前在农药配置、生产环节上,国家在用药量方面并无严格设定标准,好多厂家都在登记这个产品,推荐量也千差万别。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在接受央广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的气候因素,的确会使红旗药业生产的这一类型农药,对小麦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郭天财:“目前黄淮地区,冬小麦的主产区,气温还比较高,一部分麦田比较干旱。如果再加上三唑类种衣剂进行包衣或者伴种的话,这对小麦的产量会造成一定影响”。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会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农药的生产环节,戊唑醇影响发芽率,早就有报道对此问题进行过披露,但一直未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王会利:“现在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药害,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陆续报道,一直都有人在报道,说它有药害,但这种种衣剂在咱们国家是一直在生产和销售的。 安阳市红旗药业有限公司是国家农药定点生产单位,年综合生产能力50000吨。而此次召回的农药,有相关部门的审批登记证号。知情人士透露,这批农药的生产是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审批进行生产的。目前出现的问题,为何在实验或者生产阶段没有发现,却在销售后才紧急召回?安阳市红旗药业有限公司和德生表示,此事不便深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指出,目前对该批次的农药紧急召回,或许还来得及。 郭天财:“黄淮地区还没有开始播种,农民已经买了种衣剂的话,如果是大的种子企业可能会用,但是一般的农民,现在还没有伴种”。 记者最新了解到,这一事件已得到农业部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河南省农业厅昨天下午也紧急召开会议,表示将采取强力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农民可能面临的损失。有关事件的进展,中国乡村之声将继续予以关注。 本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中国之声 记者:管昕、夏恩博、白晨 // 责编:刘思思 // 监制:张磊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