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国家出台了相关的禁养条例,一时间诸多养殖场被迫迁走或倒闭,养殖户面临倾家荡产的危险。然而,就当人们认为禁养政策不会在大面积范围内执行的时候,2017年禁养条令又扩大了近150个县城,很多养殖户和养殖小区都被下达了拆迁令,这让诸多的养殖户措手不及。 
禁养令成为养殖户的一道封杀令,2017年养殖户该何去何从?哪些养殖户将会随着禁养政策的实行而逐渐消失呢?一起来看下小编的总结。 1、以养殖为噱头,套取国家补贴的将永久退出养殖舞台 现如今,国家为了大力扶持养殖业的发展,对于那些稍具规模的养殖户将会给予各种优惠补贴政策。然而,有些人恰恰看准了国家的这项补贴,以养殖为噱头,骗取国家的财政补贴。不过,好在随着禁养政策的实施,这些人将会被永远剔除,即便以后真的搞养殖,也不会再享有申请补贴的资格。 
2、无真正的养殖技术,纯靠蒙的养殖户也将适应不了市场而自主退出 养殖是一门学问,对技术、经验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才能把养殖搞好。而且,随着设备、技术的更新,养殖户每年还需要学习多种先进的饲养技术。所以,那些一点技术也没有,纯粹靠蒙搞养殖的农户将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严重污染环境的养殖户也将随着禁养政策的实施而逐渐退出 众所周知,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一旦处理不当,不但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还会对附近的环境造成恶劣影响。所以,站在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对于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养殖户,将会被剔除。 
4、资金少,风险承担能力小的养殖户也可能会逐步消失 养殖业存在的风险是有目共睹的,多少养殖户曾经因为管理不善而倾家荡产。所以,对于那些不会规避风险,风险承担能力小的养殖户而言,一旦风险降临,很可能就这辈子再也不会踏入养殖行业了。当然了,现如今有养殖保险,起码也能保障一定的经济收入。不过,即便是在获得一定的赔偿之后,也很少有人再去尝试搞养殖了。 (本文完) 感谢您看到这里! 欢迎您关注微信公众号:戏说三农(微信号:xishuosannong),一起记录农村那些事儿。 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