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菜价又开始起起落落。不论是种菜的,还是吃菜的,好像都已经习惯了这种起伏模式。 按理说,过节期间,菜价有所起伏,倒也没啥,毕竟蔬菜、肉蛋奶这类吃的东西,受季节的影响比较深。可是,对于搞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最盼的不是春节前这几天猛涨价,而是价格合理而稳定。 多年来,农产品市场“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问题层出不穷,“蒜你狠”“姜你军”现象你方唱罢我登场,部分品种滞销卖难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给我国农民带来很大损失。 不过,这种局面在2017年可能会有所改观。 
信息发布平台:中国农业信息网↑↑↑ 为深入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信息发布引导农民生产和农产品市场预期,农业部研究制定了《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计划》。按照这个发布计划,今年将每季度召开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会,进行市场信息的权威发布。日前,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介绍,从2017年1月起,农业部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系统整合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产品,持续开展农产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一是每日发布“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及重点监测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二是每周发布包括“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及重点监测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三是每月发布包括玉米、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5个品种的供需平衡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生猪等19个品种的供需形势分析月报和“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 唐珂表示,农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周期性、季节性,很容易出现“多了多了、少了少了”,这么多年来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发布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是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也是我们国家农业市场化的实践经验。 今年农业部着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前瞻性,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信息,尽可能帮助农民群众根据市场需求做好生产经营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