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麦产量连年增加,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化肥的施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事实证明,盲目地增加化肥用量不仅不会获得持续的高产,反而会产生破坏土壤结构、增加种植成本、污染环境等不利影响,农业部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化肥零增长行动”方案,那么在小麦上怎么浇水施肥才能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化肥零增长呢? 
首先对麦田进行分类。一般是根据麦田的群体进行分类,冬前群体(亩株数)大于80万的为旺长类麦田,在60万-80万之间的为一类麦田,在50万-60万之间的是二类麦田,低于50万的麦田属三类麦田。除此之外还有一类麦田在临冬或越冬时受冻比较严重出现冻害的叫受冻麦田。 
对不同的麦田进行分类运筹肥水。对旺苗田要采取镇压或化控措施抑制小麦生长,既能预防后期倒伏还能防熟关早衰,这类麦田追肥一般要推迟到拔节后期,一般亩追尿素15~20kg,但对于年前植株营养体生长过旺,地力消耗过大,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在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左右,防止过旺苗转弱苗。对一类麦田要突出氮肥后移,一般在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左右。对二类麦田要在起身后拔节前结合浇水每亩追肥15公斤左右。对三类麦田要以促为主,春季追肥两次,第一次在土壤返浆期趁墒每亩沟施尿素8~10kg和适量磷酸二铵,以促根增蘖保穗;第二次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撒施尿素5~7kg,以促小花发育而增粒。 
对受冻麦田要以促为主,一是早春适时划锄,二是解冻后及时补肥,一般每亩补施尿素10kg左右,缺磷地块亩补施氮磷复合肥20kg左右,三是返青后叶面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蘖保根,四是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