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在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忠伟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并向大会提交了3项建议,积极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2000年,张忠伟走上了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的工作岗位。多年来,作为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的张忠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义务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食用菌,受到农民热烈欢迎。 去年10月,张忠伟被补选为省人大代表后,感觉自己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认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必须认真履职尽责,及时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上去,并结合辽宁实际,多建发展之言、多谋创新之计、多献兴业之策。”张忠伟诚恳地对记者说。 近3个月来,张忠伟深入基层就辽东山区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产业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撰写了“关于对生态型食用菌产业发展予以扶持的建议”“关于对生态型中药材产业发展予以扶持的建议”“关于对生态型山野菜产业发展予以扶持的建议”。 张忠伟说,包括抚顺在内的辽东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比较适宜种植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但调研发现,受资金、种植和加工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制约,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产业在这一地区尚没有做大做强。对此,张忠伟建议,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重点引导、鼓励和支持在抚顺大伙房水源保护区内大力发展生态型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产业,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护生态。如扶持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种植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农民增收,并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提高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鼓励贫困户、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产业发展;将标准化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园区建设纳入省级现代农业特色精品示范区扶持范围;列专项资金支持科研单位和科技型龙头企业对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深加工进行研发,增加产品附加值。(记者 刘思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