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长李杰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呼和浩特将发力农业供给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绿色供给满足绿色需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脱贫攻坚,集中打好新农村建设硬仗。一套组合拳将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干头。 
2月20日下午,“两会时间 融媒时刻”节目邀请了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局长范挨计、政协委员李兆林、政协委员高林梅,与网友共同讨论未来呼和浩特市如何发力农业供给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绿色,是呼和浩特市2017年农业发展的关键词,2017年,呼和浩特市将切实抓好首府“菜篮子”工程,本地蔬菜供应率稳定在70%左右。 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局长范挨计说:“呼和浩特要下大力气解决好设施蔬菜的闲置问题,在蔬菜种植方面,我们将引进电子化管理,真正实现生产过程全监控、全透明,市民可以通过平台实现24小时监控,保证购买到绿色的蔬菜。同时呼和浩特还会推进蔬菜价格保险制度,由政府和种植户共同出资,在保险公司进行投保,投保标准就是蔬菜的生产成本价,这样就可以实现蔬菜种植的保底销售。此外,呼和浩特市将推进蔬菜专业化生产,实现适度规模种植,对承包农民大棚给予适当补贴,同时推进武川县食用菌的发展,辐射带动全市的大棚种植”。 不仅仅是绿色农业,2017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呼和浩特将加大实用人才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力度,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年内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家庭农场200个、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配套服务组织集群集聚,推动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650亿元。 政协委员李兆林说:“其实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呼和浩特已经涌现了一批专业人才,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畜牧业等产业,需要这些有能力,有知识的专业人才在行业中真正沉淀下来,成为行业的带头人”。 科学的农业发展观,专业的行业带头人,未来呼和浩特的农业将更上一层楼,农民生活更加幸福。同时,呼和浩特还会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让更多的农民从贫困中走出来。 政协委员高林梅说:“其实,如何保证脱贫人员不再贫困十分重要。我认为,分类扶贫很重要,要将扶贫人员进行分类,同时长期跟踪,长期关注,保证脱贫人员不返贫”。 访谈结束时,几位嘉宾对于新农村建设工程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未来呼和浩特市农村发展的根本,不仅需要核心产业的支持,还需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共同努力,建设美丽的村庄。 (融媒体记者 郭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