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业, 是不是就想到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伯伯? 是不是就想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 
小话梅之前的想法也是这样, 其实不说你都不知道, 原来无锡的农业竟然这么牛! 小话梅从刚刚结束的 无锡两会上了解到 过去五年 无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 农业园区化比重 由13.8%提高到48.9%。 
无锡农业到底牛在哪里? 小话梅给大家好好掰一掰 ↓↓ 无锡“互联网+”农业 高效快捷一张网 
2015年,党中央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战略以来,无锡全面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现在全市共有智慧农业应用示范点61个。至去年底,我市网上营销商户数量达到454个,全年在线交易方式销售额约4.6亿元。2016年,农业部与邮政部门合作,推动无锡特色农产品通过邮政专线辐射全国。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生机勃勃一个村 
半个多世纪以来,华西村年总收入已超过500亿元,成为了闻名海外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始终坚持“华西姓农”这个根本,打造了集观赏、品尝、科教、生产、生态于一体的农业体系。“华西牌”大米还获得过“江苏好大米”金奖。目前,华西村正在积极整合食品酿造厂、米业公司、园林绿化公司等内部资源,组建农业产业集团。 现代农业园区 欣欣向荣一片园 
我市大力推进无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市累计建成规模以上农业园区169家,其中省级园区6家、市级园区39家。我市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无锡茶产业 醇香浓郁一壶茶 
无锡茶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目前茶园总面积已达8.5万亩,开采茶园面积6.8万亩,全年干毛茶总产量约为6700吨,名优茶产量1100吨。同时打造了张渚镇阳羡茶产业园、西渚镇盛道茶园地等特色茶产业基地。还培育了 “阳羡雪芽”“太湖翠竹”“无锡毫茶”等多个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 无锡特色果品产业 缤纷鲜美一篮果 
果品产业是无锡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全市果品种植总面积约24万亩,年产值15亿元。全市已拥有阳山水蜜桃、大浮杨梅、璜土葡萄等知名果业品牌。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果品产业电商务模式。2011年“桃博士”率先依托淘宝等互联网平台创新销售方式,将脆弱娇贵的阳山水蜜桃送往全国各地。目前阳山完成品牌销售授权网上专卖店72家,使阳山水蜜桃这个城市名片享誉全国。 无锡特色渔业 肉肥味鲜一池鱼 
无锡自古就有“鱼米之乡”“太湖明珠”之美誉,“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长江三鲜”(河豚、鲥鱼和刀鱼)深受大家喜爱,远销海外。 目前,全市高效设施渔业占比达到25%以上。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渔稻”共作养殖模式、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等特色水产养殖模式,进一步促进了现代渔业生态化高效化发展。现在,我市已有江阴河豚、宜兴大闸蟹、甘露青鱼等水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 2017年, 无锡农业农村怎么走? 《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说: 重视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积极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着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稳定水稻、蔬菜种植面积, 新增高标准农田1万亩、 高效设施农业(渔业)1.5万亩。 组织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 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 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 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机制, 积极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特色镇建设, 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倾斜,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开展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 房屋改造建设试点, 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加快土地、户籍、住房、 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度创新,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十三五”期间, 无锡农产品保供方面, 粮食、蔬菜自给率将稳定在40%左右, “三品”农产品产量占比达到55%; 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方面, 农产品加工产值 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2:1以上; 在农业装备技术水平方面, 全市农业园区化比重达到50%, 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要达到20%以上;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方面, 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 力争达到1000亿元; 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化肥、农药施用量 相比2015年保持“零增长”, 秸秆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 从这些指标看, 无锡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 在全国都是领先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