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城市]

TOP

高春艳代表:田间地头孕育农民“增收梦”
2017-03-04   来源:龙岩农批网  作者:扑街不乱发   字体:【 】  浏览:60次   评论:0

高春艳代表:田间地头孕育农民“增收梦”

高春艳将科技服务窗口创办在田间地头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学)送走前来办公室咨询的几个种粮大户,口干舌燥的高春艳匆匆喝了口水,马上打开电脑完善起了上会建议。

一涉及到农业农村和农民,高春艳嘴中总是滔滔不绝,手下键盘敲得噼啪作响。

高春艳说,去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多次提到农业问题,让她“开眼界、受教育、增信心、长见识”,也鼓励她努力扎根农业领域,更好地服务农民朋友。

作为黑龙江省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的她,蹲了30年田间地头,又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连接起了人民大会堂和黑土地。她说的话,农民们信。

刚刚送走的种粮大户李振发,正是去年听了高春艳宣讲的两会精神,了解到农业结构调整时不我待,就把1000多亩玉米地改种了黄豆,秋天玉米价格跳水,而他不赔反倒赚了,“感谢高代表”的话说了一箩筐。

高春艳宣讲两会精神,几乎把政府工作报告翻烂了,自己先吃透,还针对不同群体选题,精心制作了课件,弄得轻松易懂,农民们爱听,在部队、企业也很受欢迎。去年的七场宣讲,场场暴满。

除了调配活络农民头脑的“营养餐”,她还上手帮农民缝制“钱袋子”。

下城子镇悬羊村,离市区100多公里远,每周她都要去两三趟,生产旺季有时一天要去两趟。因为这里有她一手扶持壮大的木耳产业。

一看到高代表来了,村民们主动围上来打招呼。高春艳一副庄稼人的口吻,同他们聊种地,聊生活,还不时逗逗身边凑热闹的小孩子。正如她所说的,“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之间,信任最重要。”

村里从前的副业变成了主业,村民户均收入10多万元。看着曾经荒弃的河滩地上崛起的300多座大棚,高春艳总是兴奋开心的,目光充满了对孩子般的关爱。回想起在潮湿的大棚里栽木耳的经历,也成了一种幸福。

继续推动沙棘木耳和刺五加木耳种植,让悬羊村的木耳搭上互联网+的便车……高春艳还在不断谋划着。

正是由于“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每年两会,高春艳都要带去四五个成熟的建议,而每个都事关三农。

2014年全国两会上,她建议推进土地确权试点工作进度,确保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流转机制健全。“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很困难,但现在国家已经开展相关工作。”这给了高春艳很大的信心。目前,全国已确权土地面积8.5亿亩,占总面积的68%,2018年基本全部完成。

2015年全国两会十大重点建议,高春艳的《加大对秸秆农作物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确保百姓天蓝地绿水净的新常态》名列其中,建议很快得到了落实,秸秆“变废为宝”项目落地生根。

帮着合作社买机器、调试,跑相关部门要水、要电,高春艳忙得不亦乐乎,比自己的事情还上心。

当年秋天处理马桥河镇北盛村8000亩秸秆时,为了抢进度,高春艳和农民打着探照灯干到半夜,天上飘着清雪,地里冰水四溢,脚和鞋常常冻在一起……如今,秸秆成肥还地技术已经成熟,而她却落下了怕凉的毛病。

2016年两会高春艳又继续为黑土地的修护与保护呼吁,建议建立休耕制度,变藏粮于仓为储粮于土。十三五规划公布后,她发现里面已经有了相同的内容。

今年两会,高春艳提的建议还是关于农业的。她说为更好地养地,应将有机物料纳入农业政策补贴体系,鼓励农民自觉施用,推动实现绿色农业。

键盘噼啪声戛然而止,屏幕上这条建议又被高春艳赋予了新的使命

Tags:高春艳 田间地 农民 责任编辑:扑街不乱发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逢会必跌”成现实,又杀出一只.. [下一篇]2017年“两会”十大热点!(附股+..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