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鸡高唱,春光明媚,中国进入新一年的“两会时间”。今天(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来自河北的政协委员们在今年两会上带来了哪些提案呢?我们一起来“翻翻”委员的提案“包”! 8件提案 5年来最多 
杨玉成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杨玉成坦言,今年带来了8件提案,涉及农业、水利,还关注金融、环保等领域。他说,这是他5年来提案最多的一次。他重点向记者介绍了京津冀大气污染问题:实施风光电供热,助力采暖季治霾。 他说:“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通过近几年的集中全面整治,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冬季采暖期雾霾还非常严重。研究表明,冬季散烧煤取暖是导致大范围重污染的重要来源。如何减少并逐渐停止散煤供热,用足用好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供暖,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风光储输’四位一体的技术已经成熟,怎样让其发挥作用,用风电、光电替代燃煤供热,是治理采暖季雾霾的有力抓手,也是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更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利民工程。” 从自我经验谈起 治病要对症下药 
王海波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关注精准扶贫中的“精准”如何进一步延伸、如何从根本上脱贫的问题。 王海波:“精准扶贫要进一步延伸到探究帮扶对象的贫困原因上去,治病要对症下药、脱贫要脱到病根上,现在看来我们的精准扶贫需要增强针对性,就是需要找到致贫的根,只有自己想致富才可以真脱贫。在帮扶过的张家口市崇礼县清三营乡上南窑村,他们的贫困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生产太分散;生产没品牌;盲目地被一些技术思潮影响。那个地方种的莜麦是好东西,据调查发现,消费者是可以把这些莜麦生产者养起来的,但是他们的产品到不了大众市场。扶贫是建立全社会的一种合理的科学的供求机制,只有把贫困对象和企业家结合起来,组织好当地的基层组织,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件件贴民心 件件体民意 
许皞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保定市政协副主席许皞带来了三件提案:职业农民培养、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土地学科建设。 
胡万宁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唐山市政协副主席胡万宁带来了两件提案:京津冀生态建设、京津冀三地养老机构建设。 在今后十余天里,他们将肩负河北人民的重托,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一起共商国是、共谋发展,为国家改革发展建言! (河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