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会商预测,2017年全国农区热量偏多、水分和日照正常略偏少,阶段性、区域性暴雨洪涝和干旱可能重于常年,农业气象年景与2006年、2007年和1999年相似。 
不同地区的气候预测 1 华北东南部可能发生春旱 预计春季华北东南部、黄淮北部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少,部分地区可能发生春旱。 2 黄淮地区小麦或遭遇“倒春寒” 去年秋冬播以来,冬麦区气温偏高,小麦越冬期推迟5~7天,局部推迟10~15天,黄淮地区部分小麦没有进入明显越冬期,持续缓慢生长,加之后冬温度持续偏高,部分小麦呈旺长趋势,可能提前起身拔节,遭遇早春冻害的几率增大。 3 东北可能出现低温春涝 预计春季黑龙江及内蒙古北部降水偏多、气温偏低,三江平原地区可能出现低温春涝,对适时播种保全苗不利。 4 江南东部降雨偏少 江南东部(湖南、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入冬以来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预计春季降水持续偏少,可能出现春旱,不利于泡田整地和水稻育秧栽插。 5 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预计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等流行性和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风险高,水稻螟虫、纹枯病、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危害重,小麦条锈病、稻瘟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可达偏重发生,病虫防控形势严峻。 
如何防范江南东部早旱 1 增加灌溉水源 修缮建设农田集雨蓄水设施,蓄积雨水。拦截地表水增加池塘、水库蓄水。维修和开掘灌溉水井,扩大灌溉面积。冬闲田提早蓄水、备耕。 2 确保适时播栽 加强种子种苗调剂调运,推广水稻集中育秧,优先保证育秧用水。有条件的地方,积极组织工厂化育秧,推广水稻旱育秧、地膜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和喷灌、微灌、滴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确保作物全部种在适播期。 3 加强抗旱春管 有水源的地区及时浇灌保苗,做到能浇尽浇、能保则保。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合理追施钾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对因旱绝收地块,及时犁翻整地,因地制宜搞好改种补种,不留空地。 
如何防范重大病虫危害? 1 强化监测预警 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一个爱你的人,纵使刹那盛开,瞬间凋零,以一世痴念,守一场心灵的地老天荒,何尝不是一种无以伦比的幸福? 2 开展分类防控 开展防病治虫夺丰收行动,推行分区施策、分类指导,开展区域间联防联控、区域内统防统治,落实小麦条锈病“带药侦查、打点保面”,赤霉病“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稻瘟病破口抽穗期预防,以及稻飞虱、粘虫“分区施策、压前控后”和稻纵卷叶螟重点保护功能叶片控制措施。 3 推进统防统治 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服务高效、管理规范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大力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提高防治效果,遏制重大病虫暴发流行危害,实现“虫口夺粮”。 文章来源:化肥价格资讯微信号,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往期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