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看焦点|贵州易地扶贫拓新路,生产、就业、留守问题“一箭三雕”
2017-04-10   来源:和田农批网  作者:嘉音   字体:【 】  浏览:66次   评论:0

"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日前,国家下达2017年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189亿元,用于支持24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安置住房建设。本批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后,将为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其实,搬迁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大家在新家留下来、融入新的环境、找到新的营生。尤其是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关系到新移民能否成为新市民。这方面,作为山区为主的省份,贵州有什么成功经验?

家住黔北桐梓县的曾普宇一家和其余318户移民搬迁户,一起住进了易地扶贫的搬迁房。宽敞明亮的厨房里,摆放着电磁炉、油烟机、电饭锅,女主人吴云芬对这些家电的操作还显得有些生疏。尽管已经住进新家大半年了,有时候她还会觉得现在的生活有些不真实,常常想起以前在老家那栋低矮的小木楼里做饭的场景。

看焦点|贵州易地扶贫拓新路,生产、就业、留守问题“一箭三雕”

吴云芬:用柴火,电都是才没安装几年。比如像你进来这一会,头上那灰堆都堆不下,饭和菜你抄起来赶快盖着,要不然到处都是灰,那上面全是吹得灰漆漆的。

去年,曾普宇一家离开地处海拔1700多米的黄莲乡,搬进了位于县城的花园移民新村,成为第一批搬进易地扶贫搬迁房的贫困户。搬迁那天,曾普宇格外高兴,他对贫穷的老家并未留恋。

曾普宇:家里面没有办法,要用一分钱都找不到,种庄稼,天天晴天也没收成,天天下雨也没有,逢年过节一般都吃苞谷。

今年62岁的老母亲王安先常年体弱多病,大半辈子就到过一次县城,那还是25年前走路到县城医院看病的时候。如今,县医院就在家门口,走路不过10分钟。

王安先:习惯了,这里比老家好了嘛,现在出去就是医院,不想回去。

虽然没有豪华的装修,只有简单的电视,沙发,电炉子,但是一家人对于这个温馨的新家十分满意。凭借着当初打工学到的一手包包子的手艺,曾普宇和妻子在楼下租了一个门面卖起了包子。这样的生活状态也让他有了从未有过的踏实感。

曾普宇:我在家里,娃儿读书管的得了,家里有什么事也随时管得了,我专心做我的生意,好好的干。我感到现在这种生活很满意。

看焦点|贵州易地扶贫拓新路,生产、就业、留守问题“一箭三雕”

曾普宇说,今年春节也跟往年过的不一样:客厅电视里放着娱乐节目,一家人围坐在电炉子旁话家常,吃年夜饭,其乐融融。迎着窗外阵阵的鞭炮声,一家人说自己的新年愿望。

曾普宇:在这里有这么好的条件,好好地把店经营好,把生意做好,让孩子多读点书,最大的希望让他考个大学,对未来生活把他搞得越来越好,反正是要过个幸福生活。

黔北桐梓县成功的易地扶贫模式,同样出现在黔西南的普安和晴隆。除了提供安置区之外,当地政府还着力解决了农民的基本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和留守问题。今年春节前后,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晴隆易地扶贫搬迁户跨县(市)群众入住兴义市洒金村安置区,在崭新的房子里,村民们开始了新的生活。

村民:下一步的打算,我们老的就近做工,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年轻人买个商铺,最起码能够维持生活……

安置区楼下就是兴义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每到年节,商铺内的货物堆到了步行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晴隆安谷的胡克志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搬离生活不易的老家,来到城市,开启新的生活。

胡克志:三个孙子就让她们就近上学,感觉就成了城里人,不要像以前那样隔了几十里,隔乡隔村那么远。

看焦点|贵州易地扶贫拓新路,生产、就业、留守问题“一箭三雕”

据悉,兴义市洒金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面积178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0255.9平方米,将接收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上万人。而此次先期搬来的上千名群众都是街坊邻居,住进了新房,走亲访友也非常方便。

从晴隆安谷搬来的梁运娥告诉记者,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差,她和丈夫长期在外务工没有时间陪孩子。现在搬新家了,就准备在附近找工作,不再让孩子“留守”。

梁运娥:孩子上学,我就去外面打工,正月出去,年底才回来,有时候一年都回不来一次。搬过来以后,我就想就近找点事做,陪孩子读书,和孩子住在一起,很好。

为了让搬迁农民能够陪着孩子读书和生活,本次易地扶贫搬迁户在入住兴义后,兴义市将按照“就近、面试、划片、分配”的原则,将随迁来的236名学生全部安排就读。除了提供教育保障外,兴义市还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多个初级岗位,为搬迁户家中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选择就业的机会。兴义市人社局就业局局长鲁辉:

兴义市人社局就业局局长鲁辉:我们2017年入住安置点的将近有一万,那么对我们的就业压力也比较大。主要是有以下思路:第一就近就业,比如我们洒金工业园区就有好多企业;第二个方面我们准备同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发达地区联系,争取走出去来找这个门路。

看焦点|贵州易地扶贫拓新路,生产、就业、留守问题“一箭三雕”

报道中提到的贵州的做法,通过“配套”二字,同时解决搬迁农民的基本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和留守问题。一箭三雕,让新家成为永远的家。崭新的生活正在大步走来,充满希望的日子过着才最带劲。

2016年,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良好开局。22个省份的1282个区县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部开工。今年,我国计划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340万人,将迎来搬迁安置的第一个高峰年。相关进展,中国乡村之声将持续关注。

记者:李德丽、张勤月、李黎

编辑:纪翔

统稿编辑:杨滢

Tags:焦点 易地扶 生产 就业 责任编辑:嘉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符合这些条件的农户,不用交一分.. [下一篇]重磅提醒:4月7日起,环保督查史..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