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种粮大户遇“最难春耕”!粮价腰斩,每亩巨亏近300元……
2017-04-17   来源:福州农批网  作者:weiwei   字体:【 】  浏览:128次   评论:0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2014年以前粮价较高时,我国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土地流转热潮,甚至有一些原先农业领域以外的“新手”都带着资金涌入农村,贪多贪快流转土地,但是自从去年粮价持续走低,很多种植大户便难以有效应对,信心受阻。

玉米价格拦腰斩 种植大户损失惨重

清明过后,正是春耕时节,山东省武城县的一些种植大户却还在为去年的玉米价低难卖而发愁。4月9日,因为预报有雨,四女寺镇吕庄子村种植大户郭超赶到了他流转土地的地头上,前来给堆放的玉米垛子整理防雨布。从去年秋收到现在已有半年,他种的300亩玉米才卖了100来亩。由于实力不够,他没有建仓库,因此没有卖掉的玉米只能这样堆放在地头上,半年来日晒雨淋,鸟兽啃噬,损耗不少。

种粮大户遇“最难春耕”!粮价腰斩,每亩巨亏近300元……

郭超说,去年秋收刚结束时,玉米的收购价是每斤七毛三四,他嫌价格低只卖了一小半儿,其它的玉米想存放到8毛钱以上的价格再卖。等了半年,当地的玉米收购价终于到了8毛钱一斤,但是,他这些玉米由于露天存放,品质受损,价格只能卖到六七毛钱。如果按照现在的这个价格卖掉玉米,那么,他2016年种的300多亩玉米,不仅不赚钱,还会赔掉七八万元,这赔钱的原因得从他2014年流转土地的租金说起。

郭超:当时小麦也是一块二,然后玉米的话是一块多,玉米一块多一斤,当时是比较乐观的,然后就承包过来了。

种粮大户遇“最难春耕”!粮价腰斩,每亩巨亏近300元……

2014年秋天,郭超一次性流转了村民耕地总共540亩,约定的租金标准是每亩每年1200元人民币,或者以500公斤小麦按当年价格计算租金。郭超每年种植小麦和玉米两茬作物,光种植成本就九百多,也就是说最少每亩地得超过2100元产出才能挣到钱。作为当地最年轻的种植大户,郭超种地的第一年,就有了过山车般的经历。

郭超:到就是收玉米的时候,然后价格跟过山车一样,一下子直接就下去了。

2014年9月,郭超包地时山东当地的玉米收购价最高达到了每斤1.3元,一年后,当地市场的玉米收购价几乎被拦腰一刀,降到了每斤7毛多钱。

郭超:就是成本全刨出去,就基本上没有挣。

到了2016年秋收之后,玉米价格又降到了7毛多钱,郭超先卖了10万斤,留下的20万斤玉米因为露天存放质量受损只能卖6毛多钱,这样一来,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种粮大户遇“最难春耕”!粮价腰斩,每亩巨亏近300元……

郭超:再堆下去还会有损失,但是要是按照现在这个价格卖的话就心理有点接受不了。

郭超的种植规模在武城县算中等水平,眼看着露天存放玉米受损,却也只能这样挺着,等待价格的反弹。那么那些种植规模更大、配套齐全的种植大户去年秋天收的玉米又卖得怎样呢?

李庆双的农业合作社,2013年流转了1600亩地,累计投资已有500万元。去年秋收后,李庆双按7毛钱的价格卖了一半儿100万斤,留了一半儿。

种粮大户遇“最难春耕”!粮价腰斩,每亩巨亏近300元……

山东省武城县武城镇为民合作社理事长李庆双:我一亩地这样能赚200多块钱。

老李资金雄厚,设施齐全,从种到收一条龙,种植成本低,还有烘干设备,储藏仓库,玉米质量有保证,价格就卖得高一些;而小郭单纯种植规模较小,还是露天存放,玉米质量受损,价格自然便宜一些。除此之外,老李和小郭流转土地的价格也不同。

老李拿地比小郭一亩地少掏了100元成本,即使按照每斤七毛多钱的低价卖掉去年种的所有玉米,但是加上国家对种植小麦每亩125元的直补,以及大户的追加补贴,2016年一年,老李流转的土地每亩能赚三四百元。即便这样,玉米价格连续两年的下滑还是让老李和股东们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因为如果玉米按七毛多全部卖掉,每亩就会比2014年少收入四百多元,1600亩就少收入了60多万元。这样一算之后,老李就屯了一半的玉米在仓库里,等着价格回升。

种粮大户遇“最难春耕”!粮价腰斩,每亩巨亏近300元……

租地价格一降再降 农民满心不高兴

郭超和李庆双是武城县规模不同的两类种植大户的代表。小郭单纯搞种植,规模相对较小,没有配套设施,在玉米价格大幅下跌时,感受到的压力就大,接近赔钱。而老李种植规模大得多,设施也齐全,种植成本也相对较低,所以,尽管玉米价跌,2016年还是赚钱的。不过,大户老李也有自己的压力,毕竟利润比以前下滑了60多万。其实就在去年秋收后,武城县种植大户私下里悄悄出现了一种传言,说是有的种植大户因为不堪压力出现跑路或者退租。不过,对于这种大户跑路的传言小郭并不愿多谈。

山东省武城县四女寺镇吕庄子村种植大户郭超:因为这个事比较敏感,都不愿意去聊这种话题。

那么,种植大户跑路传言到底是真是假?其中有何隐情?《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当地一位农资经销商那里了解到,武城县去年跑路的种植大户有寥寥几个,而退租的种植大户相对多一些,有一个种植大户三千来亩地都退了,就是因为管理不善,不赚钱。在武城县董王庄,还有一位种植大户也退租了2800亩。

根据农资经销商的指引,记者找到一家在礼义庄包地的海燕现代农业公司,不过现在公司老板闫海燕已经不干了,回北京了。但礼义庄的村民们都知道闫海燕包地退租的事。

记者:他在你们这租了多少地?

礼仪庄村民:租了我们村800来亩。

记者:他怎么不干了?

礼仪庄村民:他的钱到不了位。

种粮大户遇“最难春耕”!粮价腰斩,每亩巨亏近300元……

搞800亩的粮食种植,为什么出现资金到不了位呢?村民说,海燕现代农业公司项目搞得太多,出现了资金问题。包大棚也赔了就在那盖的楼。一位村民带记者找到了海燕现代农业公司一年前盖的楼。这栋楼现在已经成了烂尾楼,海燕现代农业公司的大棚,也早已换了招牌。烂尾楼的后边,有十几个大棚,大棚外边有人正在撒化肥,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换了老板,改造成农业示范园,这个大棚里已经种上了蔬菜。

那么,礼义庄退租的800多亩耕地是怎么处理的呢?

礼义庄村民:大伙那地也有给钱也有没给钱的,退了总共800多亩。

记者:你们村子都是自己种了还是现在大部分都个人种了?

礼义庄村民:都个人种了,现在都个人种了。

武城县出现的个别种植大户跑路或退租现象,虽然没有影响土地耕种,但冲击了其他种植大户的神经,部分种植大户便开始降租,老李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把土地流转费用从每亩1100元降为900元。

山东省武城县武城镇为民合作社理事长李庆双:我们跟老百姓约定的这个承包期是十年,我们是通过村两委有书面的协议,粮食价格,市场不大稳定,我们约定的是三年一调整。

老李说,这两年玉米价格下滑太大,他的种地利润每亩减少了400多元,加上国家补贴,2016年每亩只能挣三四百元。所以土地租金也应该有相应的降低,而且,他这是按协议调整。然而,一些农户有了意见。

村民:当时下调租金,说句实话,心凉,不大痛快,这个1100元价格合理,到后期说是调到750斤麦子,在这个事上思想老是弯扭转不过来,就是想把地要回来。

有一些村民质疑这个三年一调整的合同以前没有听说过,表示不愿意降租,但思来想去,考虑到降租之后900元左右的租金水平在武城县还并不是很低,大家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毕竟,同一县城的种植大户于连营降租幅度更大,一下降到了700块钱。那么,武城县种植大户降租的幅度一般是多少呢?

武城县农业局局长张学丰:这些种植大户通过和农户协商征得农户的同意,然后就是再重新签订协议,或者在原来协议的基础上再签一个补充协议,将土地租金进行适当地下调,下调的幅度在200至300元之间。

对于当地土地流转租金从1100元、1200元下调两三百元,张局长认为回归了理性。

张学丰局长:在2014年之前,因为玉米价格比较高,当时就是说种植大户土地承包的租金在1000元左右,根据当时的现状来说这个价格存在一定的不同程度的虚高。

种粮大户遇“最难春耕”!粮价腰斩,每亩巨亏近300元……

张局长认为,地租降到700至900元比较合理。但是,在玉米价格下滑,个别种植大户跑路、退租,部分大户调低租金的氛围之下,一些新近加入的种植大户将租地价格一再压低,几乎打了五折。

武城县武城镇董王庄村种植大户李兴泉:那个500块钱的承包费呢,这个里头有盈利的空间,所以说我把这些人的土地流转下来了。

种植大户压低了土地流转租金,降低了自己的风险,但出租土地的农户在接受条件之余,稍显一些无奈。

村民:咱岁数大了,六十多了干不了了。

有人跑路、退租,有人纷纷降租,就连种植规模更大,经济实力更强,每亩还能赚三四百元的老李也下调了租金。那么,玉米卖不出去,接近赔钱的种地新手小郭该怎么办呢?

绝地突围改品种 转换思路有钱赚

有人跑路、退租,有人纷纷降租,就连种植规模更大,经济实力更强,每亩还能赚三四百元的老李也下调了租金。那么,玉米卖不出去,接近赔钱的种地新手小郭该怎么办呢?

郭超每亩12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在武城县是最高价格,玉米价格连续两年下滑,他感受到的压力最大,但他并没有像别人那样下调地租。

山东省武城县四女寺镇吕庄子村种植大户郭超:觉得那个降租不好意思,一个都是乡里乡亲的。

小郭说,他不愿下调地租,首先是为了信守合同,但不降地租,从哪儿赚钱来支付地租并实现盈利呢?他想到调整思路,尝试一下其它品种来种植。

郭超:看看就是和村委会商量,和农业局专家商量了,就是说转换一下模式试一把。

武城县农业局专家建议郭超试种大豆,这是他之前从未种植过的品种,但2016年7月,郭超一下子种了240亩大豆。刚播种时他还没有太大的把握,种上之后,他的顾虑一天天消除了。

郭超:有的时候我管理不到,村民有的时候都提醒你,反正在村里承包地这几年,像你的地里有点病虫灾了,村民过路的时候给你提醒说,哪有毛病了。你心里比较挺暖和的,必须得干好,必须得种好。

种粮大户遇“最难春耕”!粮价腰斩,每亩巨亏近300元……

郭超为了信守合同,没有跟风降租,自己承担了更多的风险,这换来了村民们的支持和帮助,农业专家的指导,大豆试种大获丰收。

郭超:大豆和玉米的成本,包括打药施肥基本上是一样,四百多块钱,然后扣除成本的话,收了以后我们卖到油坊里去,一亩地差不多增收450块钱。

武城县农业局局长张学丰:这种模式我们通过示范试验取得了成功,并且在全县的大户当中进行了这个示范推广,现在我们全县的大豆这个面积已经达到了两万亩左右。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的种植面积。去年试种大豆尝到了甜头的小郭,今年3月,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种粮大户遇“最难春耕”!粮价腰斩,每亩巨亏近300元……

郭超:种了240亩的油葵,300亩小麦,农业局的专家建议说种一些油葵。

与去年试种大豆时心里没底不同,现在小郭有了很大的底气,因为去年种的大豆为他赢得了客户,获得了今年油葵的订单。由于找到了合作的油坊,小郭打算秋季这540亩全部种大豆。

半小时观察:结构调整引导新时期农业发展方向

山东省武城县个别种植大户的跑路和退租,尽管发生在玉米价格下滑的背景之下,但并不能因此就说种地就赔钱,像种植大户老李即使按照每斤七毛多钱卖掉玉米,依然每亩能赚两百多元,加上国家补贴,就有三百多元的利润。

所以,跑路、退租更多还是因为经营思路和管理不善的问题。而当地部分种植大户下调租金的做法,尽管让价格回归了理性,也降低了大户自身的风险,提高了利润,但农户的收益自然会被压缩,节目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农户的无奈;而种地新手小郭的做法则赢得了村民们的心,也赢得了新的机会。

尽管还只是小面积的尝试,但值得我们点赞,因为这才符合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虽然可能会有困难,但它孕育着更大的希望。

Tags:300元 责任编辑:weiw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补贴来了!2017粮食和农产品种植.. [下一篇]饲料企业与环保治理关联度探讨

最近访客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