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是农历四月底了,也就是说2017年已过了三分之一。经济作物已大都上市了,可是2017年经济作物的行情对农民而言,是带催泪弹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蒜苔收购价格暴跌,大量的蒜苔进了沟里。卷心菜收购价格走低,多数进了牛羊猪圈。西葫芦家价格低迷,烂在地里的不在少数。大樱桃也不再走俏,北方地区十几日的持续高温,使得大樱桃集体成熟,目前五块钱一斤的收购价已是难得,要知道大樱桃管理成本很高,防鸟措施很难搞,据果农们的经验,四块钱一斤才能保本。而一些紧俏的农作物,比如大棚草莓、大棚油桃等收购价格也是偏低。 
综上所述,也难怪农民紧张今年值钱的农作物还有没有。其实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村销售市场单一,收购商把控收购价格,农民只能任其压价。这些东西在城里的零售价格相当昂贵,一些城里人根本吃不起。另外盲目的跟风种植,也是农作物价格低迷的一大原因。在小编的老家一个小小的乡镇,2017年大樱桃的成果树的数量高达12万。 
所以对于农民而言,农作物要仔细规划种植结构才是挣钱的根本。而拓宽农村农产品销售市场,发展农村电商,帮助农民消化农产品,也是势在必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