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吃货驱动的产业,小龙虾养殖又将吸引一大波人前赴后继了,毕竟连农业部官方都出行业数据报告了。小龙虾也有幸成为第一个被官方单独拿出来撰写养殖行业报告的水产品种,吃货们果然威猛! 根据近日由农业部牵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水产学会编写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目前全国的小龙虾养殖面积已超过900万亩,产量在十年间增长了221%,全球最大小龙虾生产国当之无愧。 报告指出,中国小龙虾产业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简单的“捕捞+餐饮”模式,发展到从养殖、加工、流通到节庆旅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简言之就是做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 数据统计表明,去年小龙虾产业拉动的经济总产值达到1466亿人民币,涉及的就业人数近500万。 
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些报告中的要点,供有心在养殖领域创业的朋友作个参考: 最大产地在湖北,第三产业产业占比最大 湖北是全国小龙虾的最大产地,产量占到全国的57.37%,其次是江西、安徽、江苏、湖南,而除了这五大主要产区,其他所有省份的产量加起来还不到0.3%。 由于小龙虾产业主要是餐饮驱动,不出所料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比最高,达到54.57%,其次是第一产业,也就是水产养殖,产值为38.48%,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仅占6.96%。 
全国供需基本平衡,价格随供给量波动 根据报告给出的数据,近年小龙虾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基本持平,价格在近三年也逐年增长。 小龙虾生产供给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价格波动明显,每年在6月到7月的上市旺季价格最低,春冬两季则是小龙虾价格的高峰。 占领欧美市场 欧洲市场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去年中国小龙虾的出口总量达2.33万吨,出口额为2.59亿美元,欧美市场的出口比重就占到80%以上,国际消费需求呈上升趋势。不过,报告指出由于国内小龙虾市场价格的抬升,很多出口企业也转向国内市场了。 国内消费格局 华北、华东、华中的大中城市是主要消费据点,其中年消费量在万吨以上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武汉、合肥、南京、杭州、无锡、苏州、常州、长沙等。 当然,小龙虾的魅力是势不可挡的,华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的消费量也在逐年上升。 
不仅市场大,还有产业扶持 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小龙虾主产区,政府不仅专门发布小龙虾产业规划,还将稻虾养殖作为产业脱贫手段重点支持。 不仅如此,投入的资金也不菲,比如湖北就拿出3亿元资金专门支持小龙虾产业基地的建设。 产业尚存的问题 有政策、有市场,发展潜力也大,但小龙虾产业也有5大问题尚待解决:一是苗种质量问题,成活率、病害发生几率都较大,养殖风险有待进一步控制;二是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欠缺;三是病害防治体系待加强;四是加工流通建设不足;五是产业无序,品牌开发不力。 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是后来创业者的机会,良种推广、生态养殖、冷链物流、品牌建设、产业融合(包括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点子商务等)都是有待挖掘的突破口。 吃货们未来还将养活更多的人吗?咱们拭目以待吧! 关心农村土地问题,寻找农业致富机会,请关注土地论坛。 土地流转 就上土流网(tuli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