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农委函〔2017〕412号 关于近期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的紧急通知 各市(地)、县(市、区)农委(农业局): 进入6月份以来,全省大部普遍低温,中西部局部地区出现旱情,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影响。玉米、大豆普遍长势慢于常年,水稻缓苗时间延长,分蘖少于上年同期。6月18-21日,全省普降15-20毫米有效降雨,雨后温度回升较快,为改善目前农作物生育状况、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气象部门预报,全省近期将迎来升温与降雨同步天气。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强化田间管理,加快农作物生育进程。根据专家会商意见,现就近期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是认清形势,迅速行动。各地要充分认清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育进程的影响,把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强田间管理上来,立即采取行动,在种出全苗的基础上管好全苗。 二是因地制宜,落实措施。要针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分类施策。旱田要加快铲趟进度,放寒增温、及早追肥、做好二代黏虫等病虫害防治;水田要采取及时追肥、浅水灌溉措施、防治潜叶蝇、负泥虫等病虫害,促进作物快速生长。 三是强化领导,搞好服务。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加强田间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来抓。要组织专家制定具体技术方案,深入基层进行实地指导,确保各项田管措施落实到位。 附件:近期全省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 2017.6.22 近期全省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旱田】 (一)及时排水散墒 对于雨后部分低洼易涝、已出现明水的地块,要及时组织人力和机械力量疏通田间沟渠、挖渗水沟,加快排水散墒。 (二)增加铲趟次数 天晴机械能进地后,要较常年增加1~2次铲趟,增温散墒,抢夺积温;对于玉米、大豆草荒较重地块,要采取机械中耕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消灭田间杂草,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作物快速生长发育。马铃薯田要抢在封垄前,进行第二、三遍铲趟,活化土层,提高地温,促进马铃薯由营养生长加快向生殖生长转化;尽量做到高培土、多培土,确保多层结薯和减少青薯,提高块茎产量和品质。 (三)缓解除草剂药害 对于个别米豆轮作,出现氟磺胺草醚、广灭灵、莠去津等药害的地块,可因地制宜视药害程度,采取补救措施。可采用芸台素内酯、碧护等一些缓解药害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叶面肥喷施,亩用有效成分0.136%碧护可湿性粉剂1~3克,对水15公斤。7~10天后根据情况,再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亩用量0.16~0.2公斤,可有效促进玉米、大豆快速恢复正常生长。 (四)分类科学追肥 苗小苗弱地块,为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抗逆性,要做到科学分类追肥。 1、玉米:玉米要做到二次追肥,玉米可在9~10叶期结合二次中耕亩追尿素15~20公斤,为提高肥效要做到侧深追肥。拔节期可适当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快速生长,避免贪青晚熟。 2、大豆:依据大豆苗情长势,提前喷施叶面肥,可在三片复叶展开后每亩叶面喷施0.16~0.2公斤磷酸二氢钾加0.16公斤米醋,有条件的地块也可增施硼、钼等微量元素。 3、马铃薯:结合第二遍铲趟,根据地块缺肥脱肥情况,及时在距马铃薯根际5厘米左右处开沟亩追施5~10公斤尿素;叶面喷施浓度0.3~0.5%的磷酸二氢钾,促进马铃薯块茎发育。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量施用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增强马铃薯抗性。 (六)及时浇灌 受旱地块要继续采取喷灌、滴灌等措施,能浇一垄是一垄,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抓住马铃薯块茎膨大、对水分需求增加的关键时期,及时进行浇水促进产量形成,特别是西北部的齐齐哈尔、中南部的绥化等马铃薯主产区,应适时根据田间土壤干旱程度合理浇灌,保证田间持水量在80%左右(手握土成团不散)。 【水田】 (一)促进分蘖 1.浅水增温促蘖 水稻水层过深不利于水稻分蘖,要保持浅水层灌溉,提高地温。一般水层应控制在1~3厘米。如遇大量降雨要及时排水。对于井灌水稻,要加宽并延长水路,加宽垫高进水口等措施,提高水温和地温,促进分蘖。 2.增施蘖肥 由于插秧后低温寡照天气,导致水稻返青分蘖延迟,施肥上一定要控制氮肥用量,切不可盲目追施氮肥,尤其是不能增加用量。追施时可优先选择速效肥料,如尿素等水溶肥等。亩施尿素不超过5公斤。个别分蘖少地块,可以考虑穗肥前移,亩施硫酸钾3~5公斤,促进分蘖及壮秆大穗。 3.喷施叶面肥 叶面喷施水稻专用叶面肥,可以快速提苗、壮苗,促进分蘖。可以喷施腐殖酸有机肥,亩用量30~40克,对水15公斤;或0.15%含量的芸苔素,亩用量2克,对水15公斤喷施。 4.延时控蘖 第一积温带分蘖时间可适当延长至7月5日~7月10日,第二积温带分蘖时间可适当延长至6月30日~7月5日,第三、四积温带分蘖时间可适当延长至6月25日至6月30日。 (二)科学除草 由于低温寡照天气,药效发挥慢,也容易产生药害,建议使用安全性好的除草剂,如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灭草松等,并严格按使用说明用药。防治大龄稗草,可使用氰氟草酯100毫升每亩,或五氟磺草胺80毫升,或嘧啶肟草醚60毫升,同时按0.5%比例添加植物油型助剂,均匀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使用灭草松+二甲四氯100+25毫升,于水稻分蘖末期均匀喷雾。以上药剂在使用前一天排干田水,施药后第二天灌水正常管理。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 受低温寡照影响,水稻秧苗普遍缓苗慢,代谢缓慢,抗病虫能力下降,老叶漂浮水面,非常容易造成潜叶蝇危害,应及时喷药预防。防治潜叶蝇、负泥虫可喷施吡虫啉、啶虫眯等药剂,水田菊酯类药剂禁用。根据二化螟监测数据决定是否采用性诱剂诱杀技术。在水稻种植区域内,按照外疏内密的布局方法,在二化螟成虫期,平均每667平方米安放1个诱捕器。诱杀雄成虫,每30 天换一次诱芯。诱捕器悬挂高度为高出植株15 厘米。在7月上、中旬,二化螟卵孵化盛期(或枯鞘为害期),选用98%杀虫单可溶粉剂进行防治。 这篇文章太重要,看完转给其他人吧,做好田间管理才能有个好收成! ■ 文章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惠农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