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茄褐纹病诊断防治技术
2015-07-27   来源:楚雄农批网  作者:自由人   字体:【 】  浏览:78次   评论:0
茄褐纹病是茄子上一种常见的病害,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方都有发生,是北方三大茄病之一。褐纹病从苗期到果实采收期都可发病,常引起死苗、枯枝和果腐、其中果腐损失最大,一般损失20%-30%,严重地块高达80%。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帮助农民朋友减少损失,现将该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茄褐纹病的诊断 

褐纹病虽然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均可发病,但因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幼苗猝倒或立枯、枝干溃疡、叶斑和果腐等不同症状。幼苗受害,多在幼苗与土表接触处形成近棱形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并收缩。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环切茎部导致幼苗猝倒。成株受害,叶、茎、果实都可发病,叶片发病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初期为苍白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变褐近圆形,后期病斑扩大不规则,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上生有许多小黑点,病斑组织薄而脆,易破裂或脱落形成穿孔。茎部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病,初期呈褐色水渍状纺锤形病斑,后扩大为边缘暗褐色,中间灰白色的干腐状溃疡斑,其上有小黑点,最后皮层脱落,露出木质部,或病斑环茎基1周,整枝枯死。果实上发病为褐色近圆形病斑,稍凹陷,边缘明显,斑面产生同心轮纹,密生黑色小粒点,病斑不断扩大,可达整个果实,病果后期落地软腐,或留在枝干上,呈干腐状僵果。 

二、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上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菌丝体潜伏于种皮内部或以分生孢子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并可在种子上存活2年以上,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甚至可存活3年以上。种子带菌是引起幼苗猝倒病、立枯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媒介,土壤中病残体所带病菌多造成植株的茎部溃疡,而叶和果实发病常是在再侵染的结果。果实花萼处最易受害,病菌往往由萼片侵入果实。田间传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和田间操作等传播。当温度在28-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易于发病。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品质优、抗病性强的成都竹丝茄,天津二苠茄、吉林长茄等品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55℃温水浸15分钟,或52℃温水浸3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备播。或采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各1份,泥粉3份混匀后,用种子重量0.1%拌种。 

3、实行轮作。应选择4年以上未种过茄子及茄科作物的地块种植茄子。 

4、加强栽培管理。良好的栽培条件,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施足基肥,促进早长早发、把茄子的采收盛期提前到病害流行季节之前均可以有效地防治此病的发生。定植时要除掉病苗,合理密植,这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温度可减轻发病。在茄子生长期,要及时拔除病苗,摘除病枝、病叶、病果并烧毁,茄子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病残体。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这也是一项有效措施。 

5、药剂防治。结果后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视天气和病情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Tags: 责任编辑:自由人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如何防治茄子青枯病 [下一篇]茄子的深加工及贮藏技巧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自由人 自由人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64 个
性别:保密
lanmao@meme.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茄子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茄子属典型的喜温作物
· 温度不宜过高茄子对温度上限的要求为32℃
· 二、后期管理摘老叶茄子除了要摘掉腋芽外
· 在茄子运输途中及店铺的摊位上发玻高温、高湿环..
· 这是导致茄子断茬的主要原因
· 越冬茬茄子定植时间为10月份
· 将茄子经过水泡磨皮后,放进沸水中煮制,煮熟但用..
· 温度的合理管控是越冬茬茄子栽培的关键

最新文章

· 茄子属典型的喜温作物
· 在茄子运输途中及店铺的摊位上发玻高温、高湿环..
· 二、后期管理摘老叶茄子除了要摘掉腋芽外
· 温度的合理管控是越冬茬茄子栽培的关键
· 一、追肥技术五月是茄子的高产时期
· 此茬茄子生长前期温度高
· 温度不宜过高茄子对温度上限的要求为32℃
· 越冬茬茄子定植时间为10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