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莴苣 生菜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2015-07-27   来源:佳木斯农批网 中国农业信息网 作者:度娘   字体:【 】  浏览:123次   评论:0
根据市农技术中心3月初以来在闵行、松江、金山、奉贤、浦东等区的部分蔬菜园艺场的调查情况以及气象等因素分析,对莴苣、生菜病害发生趋势预报如下:

一、发生程度

莴苣霜霉病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中等偏重发生概率70%;莴苣菌核病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中等偏重发生概率60%;莴苣灰霉病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中等偏轻发生概率70%。生菜霜霉病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中等发生概率70%;生菜菌核病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中等发生概率80%;生菜软腐病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中等发生概率60%。

二、预报依据

(一)发生实况

1、莴苣病害

保护地栽培的莴苣霜霉病进入发病盛期,株发病率20-78%,平均株发病率37%;露地栽培的莴苣进入发病始盛期,株发病率7-35%,平均株发病率14%。保护地莴苣菌核病进入发病始见期,发病率2-7%,平均株发病率1.8%;露地莴苣尚未查见菌核病。莴苣灰霉病的病情较为稳定,保护地株发病率28-65%,平均44.5%,均以叶尖发病为多,对产量影响不大,露地栽培的莴苣基本还没有发病。

2、生菜病害

保护地栽培的生菜霜霉病进入发病始盛期,株发病率3-11%,平均株发病率4.5%;生菜菌核病少数棚内株发病率2-5%,多数棚另星查见水渍状初发病的植株;生菜软腐病在老基地,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棚内有发生,株发病率3-9%,其他的棚舍内株发病率1-3%。

(二)天气因素

今年冬季温度偏高,特别是2月份温度比常年同期偏高5℃,温度回升较快,并出现连续数天最高温度达到20℃左右,至使莴苣、生菜的多种病害发生期比常年偏早15天以上。虽天气条件有利于莴苣、生菜的生长发育,但也利于保护地栽培的莴苣、生菜提早进入发病期,进入3月以来,多阴雨、昼夜温差大,极有利于莴苣、生菜霜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加上前段时间菜价偏低、容易引起菜农忽视田间管理,常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清明前后雨纷纷)会出现连阴雨天,更会助长病害的发生、蔓延,望各生产单位和各级植保员加强田间调查,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三、防治意见

(一)加强管理

1、注意开棚通风换气降湿。晚上不低于10℃适当开棚通风降湿,早上再关棚提温,中午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30-32℃数小时,收工前再开棚通风降湿,。

2、清理棚室周围的沟系,保证雨天沟内不积水,排水通畅,降低棚内地下水位,减轻病害的发生。

3、清洁棚内环境。特别是目前发病重的棚,首先摘除老叶、病叶,并把病叶放入塑料袋中带出棚深埋,再用药防治。

(二)药剂防治

莴苣霜霉病、生菜霜霉病:克露(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金雷(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700防治。每7-10天一次,连续2-4次。

莴苣菌核病、生菜菌核病:好力克(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或扑海因(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速克灵(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农利灵(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800-1000倍喷雾,每7天一次,连续2-3次。

生菜软腐病:龙克菌(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灌根,每7天一次,连续2次。

Tags: 责任编辑:度娘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生菜冬栽技术 [下一篇]将军生菜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度娘 度娘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9 个
性别:保密
du@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生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散叶生菜又分为圆叶、尖叶(俗称油麦菜)两种类型
· 3.播种生菜种子发芽时需要光照
· 生菜属半耐寒性蔬菜
· 新品推介:推荐三个优质生菜品种
· (一)品种类型生产上栽培利用的生菜品种分为结球..
· 蔓生菜豆良种规范化繁育技术
· 半结球生菜
· 目前生产上利用的较优良的结球生菜品种有:皇帝..

最新文章

· 目前生产上利用的较优良的结球生菜品种有:皇帝..
· 生菜鲜切加工生产管理技术
· 散叶生菜又分为圆叶、尖叶(俗称油麦菜)两种类型
· 半结球生菜
· 生菜生产栽培技术
· (一)品种类型生产上栽培利用的生菜品种分为结球..
· 高温“烧烤”菜农怎么办?蔬菜肥水管理技术分享!
· 生菜的根系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