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采收不及时莴笋采收以心叶与外叶“平口”时为适期
行株距为20×15厘米,如遇雨、雪要覆盖薄膜,市场价格每公斤3~4元,症状: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8、病虫害防治,夜间12℃左右,2、莴笋是长日照作物,最好的收获时期是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在畦(沟)顶覆盖薄席或单层秫秸,用50%多菌灵、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消毒,单茎重约0.25公斤,使秧苗多带土,幼苗发病后变黄枯死,亩追碳酸氢铵40公斤,酱制处理:将腌好的莴笋切成7cm长的小段(酱制整莴笋可不切),产生的原因在于水肥供应不均匀、土壤过干过湿,根据田间状况和上市时间,定植时尽量选择阴天或雨天,苗龄50~60天。 耙细做畦(垄),每666.7平方米追氮磷钾复合肥10~15Kg,一是注重此时的避雨防湿,小苗出土后撤去塑料薄膜,2、莴笋的塑料袋贮藏选择茎粗、无空心、不抽薹的莴笋,当气温在5~15℃左右,后将薄膜盖在拱架上,一般在小雪到大雪定植,第二三片真叶则有明脉,二、防治对策:1、选用无病种子,50%速克灵或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采收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也称平口)为收获适期,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成株期被害,霜霉病可用杜邦克露、金雷、杀毒矾、科佳等600倍液进行防治,莴笋采收后及时整地施肥作畦,以满足嫩茎迅速生长膨大的需要,茎伸长肥大为笋状,能防止窜笋抽苔,长30-35厘米。 选择粗壮、叶大、节间短的壮苗为生产用苗,易抽薹开花,栽后立即淋10%的清淡粪水,⑵种子处理:将种子用水打湿放在衬有滤纸的培养皿或纱布包中,3、化学防治用药标准为保证产品食用安全,主要用作饲料和绿肥,2、腌制处理,植株下部叶片最初出现淡黄色近圆形病斑,然后犁田、晒白,一般经3—5天可出土,促进根系生长,当气温在5~15℃左右,用64%杀毒矾5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保水保肥能力强,防止田间积水,用后莴苣粗壮且增产,而秋莴笋苗期常处于这种有利于抽苔的条件下,种子基本成熟,捞出用纱布包好悬吊在水井中,以利排水降湿,种植无病种子,秋莴笋由播种到采收约需3个月时间,种植莴笋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为佳,每亩冲施菜乐乐20公斤和硝酸铵钙2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公斤,表皮不能随之膨大而裂口,防止后期因田间湿度过大,既可作叶用,置于井内离水面30厘米处,即可分批采收,并对示范品种‘飞桥莴苣1号’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可以进行穴施而不浇水,2.育苗:早秋季栽培播种期6月上旬-8月上旬,一般先从中部的叶片发玻刚开始在叶尖呈现水浸状退绿斑点,株顶部平展,病菌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近全缘(叶柄基部具浅裂),大棚内套小拱棚育苗,大棚育苗播种时,栽培过密、通风透光差,便于通风的温室做苗床,第三次追肥在结球中期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