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黄瓜高效种植技术 第四篇】有机黄瓜的病害防治上 (1)霜霉病 ①此病也称跑马杆,黑毛,瘟病。此病来势猛,病害重,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将给黄瓜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在流行年份受害地块黄瓜减产20%--30%,严重流行时损失高达50%--60%,甚至绝收。霜霉病是棚室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 ②主要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开始病部呈现水侵状斑点称“小油点”,在湿度大的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跟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成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棚内一片枯黄。春秋两季是发病高峰期。 ③防治方法。农业防治:a.选用抗病良种,应该选抗病强的品种。b.采用无菌沙土或沙壤土育苗,培育无病壮苗。与南瓜进行嫁接,换根栽培,增强抗病性。c.采用膜下沟灌,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选用透光率高,无滴效果好的塑料膜。d.定植时合理密植,结瓜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叶,增加田间通透性,减少病源。e.棚内局部发病重,但瓜秧较健壮,可以在晴天上午浇水后将棚室封严,迅速使黄瓜生长点部位的温度升高到42--45摄氏度,2小时后多点通风。F.整地时要施足底肥。物理防治:用50--55摄氏度的水浸种10---15分钟。药剂防治:靓果安30—50ml+沃丰素25ml+大蒜油15ml兑水30斤定期喷雾。 备注:大蒜油苗期使用减半,5-7ml。 更多病害可咨询绿色种植讲堂。 (2)白粉病 ① 白粉病也称白霉病、白毛。通常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发病重,造成黄瓜的严重损失,甚至提前拉秧。 ② 主要症状。病害先出现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表现为白色粉点,后扩大为粉色圆形斑。在条件适宜时,白色粉状斑点继续扩展,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直至布满整个叶片,看上去又像长了一层白毛。其后叶片逐渐变黄,发脆,白毛由白色转为灰白色,最后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受害的叶秉和茎,症状与叶片基本相似。 ③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a.选用耐病品种。及时清除棚室内的杂草、残株。b.棚室内要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遇有少量病株或病叶时,要及时摘除。c.切记大水漫灌,可以采用摸下软管滴灌、管道暗浇、渗灌等灌溉技术,定植后要尽量少浇水,以防止幼苗徒长。d.加强水肥管理,及时追肥,防止缺钾早衰。不要偏食氮肥,增加磷、钾肥。结瓜期,可加大肥水的用量,适时喷叶面微肥,以防植株早衰。预防方案:速净或靓果安30—50ml+沃丰素25ml+大蒜油5-15ml+有机硅兑水30斤,定期喷雾。 治疗方案 速净或靓果安70-100ml+大蒜油5-15ml+沃丰素25ml +有机硅兑水30斤连喷2-3次,3天喷施1次,病情严重时复配其它化学药,控制后改为预防。 (3)猝倒病 ① 此病为黄瓜苗期的主要病害,该病约占幼苗死亡率的80%左右。 ② 主要症状。种子萌芽后至幼苗未出土前受害,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幼苗受害,茎基部呈现水泽状黄色病斑,后为黄褐色,溢缩成线状,倒伏,幼苗一拔就断,病害发展很快,子叶尚未凋萎,幼苗既突然猝倒死亡。湿度大时在病部及其周围的土面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物。 ③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a.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选用无病的新土、塘土或稻田土,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不宜大水漫灌。b.严格选择营养土,不用带菌的旧床土、菜园土或庭院土。采用快速育苗,避免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出现。C.果实发病重的地区,要采用高畦,防止雨后积水,黄瓜定植后,前期宜少浇水,多中耕,注意及时插架,以减轻发病。药剂防治:缓苗期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沃丰素》25ml兑水30斤连喷2-3次,5天1次。 治疗方案: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及时喷洒《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7ml兑水30斤处理土壤。 (4)靶斑病 ① 以保护地受害严重。春保护地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发病,4月上中旬后病情迅速扩展,至5月中旬达发病高峰。 ②主要病症。病菌以危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片正背面均可受害,叶片发病,起初为黄色水侵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当病斑直径扩展至1.5--2毫米时,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或稍不规则,有时受叶脉所限,为多角形,病斑外围颜色稍深呈黄褐色,中部颜色稍浅呈淡黄色,患病组织跟健康组织界线明显。发病严重时,病斑面积可达叶片面积的95%以上,叶片干枯死亡。重病株中下部叶片相继枯死,造成提早拉秧。 ③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a.适时轮作,发病田应与非寄主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b.彻底清除残株,减少初侵染源。C.搞好棚内温湿度管理,注意防风排湿改善通风透气性能。d.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蔓、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减少初侵染源。d.控制空气湿度,实行起垄定植,地膜覆盖栽培,与膜下沟里浇暗水,减少水分蒸发,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风排湿,增加光照,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菌萌发侵入的温湿度条件。物理防治:种子消毒,该病菌的致死温度为55摄氏度,可采用温汤侵种的方法。药剂防治:速净30—50ml+沃丰素25ml+大蒜油15ml+有机硅兑水30斤,定期喷雾。 治疗方案:速净70-100ml+大蒜油15ml+吡唑醚菌酯+有机硅兑水30斤连喷2-3次,3天喷施1次,控制后改为预防。 备注:大蒜油苗期使用减半,5-7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