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塑料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技巧
2015-07-27   来源:齐齐哈尔农批网  作者:77个理由   字体:【 】  浏览:116次   评论:0
霜霉病是黄瓜塑料大棚生产最为常见的一种气流传播的病害。初期在叶背面产生霉层,后变黑,内有大量孢子,孢子成熟后随气流散发,落在有水膜的叶片上,很快萌发侵入寄主,因此又名“跑马干”。孢子以16~26℃时萌发侵入最快,高于30℃则不利于病菌传播。

对于该病可采取生态防治,即通过控制塑料大棚内温度、湿度,创造一个不利于病菌侵入和侵染,但能保证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此技术可减少农药用量,减轻劳动强度,具体措施如下:

一、根据气温的升降,调节棚内温度、湿度,以防治病害发生
1.当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时(此时温度低,不适合霜霉病的发生),注意增温保温,白天少通风,傍晚早闭棚,夜间不通风,使棚内温度白天达32℃,地面保持湿润。

2.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13℃时,应根据外界昼夜温度变化,灵活调节棚内温度、湿度。①日出后,通过加温,使棚内温度尽快升至28~30℃,超过30℃开始放风排湿,当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时,再快速将温度提高至30℃,既可满足黄瓜光合作用需要,又能防止病菌侵染。②下午棚内温度保持20~25℃,以便黄瓜植株运输和转化有机物质。为防止病菌萌发和侵染,应将湿度降至60%左右。⑧日落后注意保温,防止棚温下降过快,湿度急剧升高,子夜前温度保持15~20℃,湿度低于85%,温度下降速度以每小时2~2.5℃为宜,若湿度大于85%,则温度应降至13~15℃。④子夜后至日出前,棚内湿度随温度下降而升高。当湿度超过90%以后,应将棚温维持在10~13℃,以控制病害发生,同时降低黄瓜植株的呼吸消耗,并结合放风、排湿,限制黄瓜叶面保持水膜的时间。棚温保持15~20℃,叶面水持续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棚温12~15℃,叶面水保持不超过6小时;棚温10~12℃时,不超过9小时。

3.当日均最低温度在13~15℃时可整夜放风。

4.日均最低温度超过15℃,棚内温度很难降下来时,可通过降低湿度控制病害。此时可整夜放风,灌水应在早晨低温时进行,灌水后闭棚并在棚温升至30℃后再继续放风。

通过以上对棚内温、湿度的管理,可创造适宜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原菌萌发侵入的环境,从而达到抑制病害传播侵入的目的。

二、高温闷棚

一般在霜霉病发生后采用此技术,具体技术要点:选晴天中午,封闭棚室,使棚温很快升至40~47℃,可以杀死植株和土壤表面病原菌。但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植株衰弱。闷棚时应严格控制时间、温度及频率。一般在40~41℃时维持1.5小时,每2~3天闷棚1次;45℃维持1小时,4~5天闷1次。注意闷棚之前浇1次水。
Tags:黄瓜霜 责任编辑:77个理由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防止大棚黄瓜疯长四法 [下一篇]当前黄瓜生理病害发生与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77个理由 77个理由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7 个
性别:保密
77liyou@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黄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阳台盆栽黄瓜种植记:这几点才是黄瓜不断开花结..
· 迷你小黄瓜盆栽的种植方法
· 种黄瓜过程中农户哪一个小动作,会让黄瓜产量比..
· 遮阳网覆盖在黄瓜无公害生产上的应用
· 黄瓜株高1.2
· 3.熏闷处理大棚黄瓜在出现中心病株时
· 爬地黄瓜每亩2200
· 黄瓜的直与弯是鉴别黄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新文章

· 黄瓜株高1.2
· 黄瓜的直与弯是鉴别黄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 黄瓜疫病属于真菌病害
· 但黄瓜耐盐性差
· 3.熏闷处理大棚黄瓜在出现中心病株时
· 2、肥水管理黄瓜根系浅
· 这位农民种黄瓜,让媳妇哭笑不得
· 主要是受黄瓜品种、水分、肥料、温度和植株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