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病害 大白菜霜霉病
2015-07-28   来源:芜湖农批网 中国农化服务网 作者:就见未来   字体:【 】  浏览:74次   评论:0

大白菜霜霉病又名“跑马干”、“枝干”、“霜叶”,是大白菜重要病害之一,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一旦遇条件适宜,即流行发病成为毁灭性病害。该病除危害大白菜外,也可危害萝卜、甘蓝、油菜、芥菜、花椰菜和荠菜等。

症状 从苗期到包心期都能发生,以莲座期以后发病较重,主要危害叶片,茎部、花梗。种荚亦可受害。

叶片染病 初生边缘不甚明晰的水渍状褪绿斑,后病斑扩大,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黄褐色病斑,叶背面则生白色稀疏霉层,湿度大时霉层更为明显,即为本病病征(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多角形斑常连合成大斑块,终致叶片变褐干枯。

留种株茎部、花梗和种荚染病 因受病菌的刺激而表现出生长过旺病状,患部呈肥肿弯曲畸形。如并发白锈病,则茎部和花梗肥肿弯曲畸形更为明显,菜农俗称之为“龙头拐”。被害荚果歪扭,表面现黑褐色坏死斑,致荚果空瘪不实或半实。湿度大时荚果、茎、花梗患部亦现白色稀疏霉层病征。

病原 芸薹叉梗霜霉菌Peronospora brassicae Gumann p.parasitica(Pers.)Fr.,属于鞭毛菌亚门真菌。本病菌属专性寄生菌,具明显生理分化现象,已知侵染白菜类的霜霉菌属于芸薹属变种[p.parasitica Var.brassicae],本变种对芸薹属蔬菜侵染力强,对萝卜属侵染力较弱,对芥菜属则不侵染。在本变种中,还可区分为形态相同而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群(甘蓝类型、白菜类型和芥菜类型),其中白菜型小种群对大小白菜、菜心、芥菜、芜菁等侵染力强,对椰菜侵染力很弱。病菌生理小种致病力可随环境条件和寄主适应性而改变。寄生霜霉菌产生孢子囊最适温度8-12℃,孢子囊萌发适温7-13℃,最高25℃,最低3℃,侵染适温16℃,菌丝在植株体内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0-24℃;卵孢子在10-15℃、相对湿度70%-75%条件下易形成。

发病特点 病菌一般以卵孢子(有性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也可在采种母株根部或窖藏大白菜上越冬,少数还可粘附在种皮上越冬,并随种子调运而远距离传播。翌年温湿适宜时,卵孢子和休眠菌丝产生的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风雨、流水等传播,作为初次侵染接种体从寄主气孔侵入致病。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及游动孢子作为再次侵染接种体借风雨传播不断侵染,病害得以蔓延扩大。在广东周年种植白菜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地方,本病在当地无明显越冬期。

由于病菌发病要求稍低的温度(适温为20-24℃)和高湿条件,通常在忽暖忽寒、多雨高湿的天气条件下本病最易发生流行,降雨量比温度对病害的发展影响更为重要。植株生育不良,或感染了病毒病,或过度密植田间湿度大,发病常较严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选用抗病品种。

(2)重病田与非寄主植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

实行高窄畦深沟栽培,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防止田间郁闭;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和喷施叶面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度浇水,防大水漫灌和晴天中午浇水,包心后不可缺水;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减少窖期再侵染。

(4)种子处理。

无病株留种并厉行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25%甲霜灵可湿粉拌种;或用35%甲霜灵+50%福美双+70%托布津5∶2∶1混合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4%。

(5)药剂防治。

Tags:白菜霜 责任编辑:就见未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无公害秋白菜的栽培 [下一篇]大白菜贮藏方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就见未来 就见未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90 个
性别:保密
weilai@www163.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白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5、当发现田间的大白菜有根蛆为害时
· 贵龙五号大白菜种子
· 大白菜的生长期长
· 4、在大白菜长至6
· 6、在白菜定植后30天左右
· 白菜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 该试验设3个大白菜品种进行同田简单对比
· 实用!大白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 大白菜田应在封垄前及时喷洒
· 6、在白菜定植后30天左右
· 因此黑腐病也是一种对白菜类蔬菜生产危害较大的..
· 使药液从白菜心流到根际周围
· 该试验设3个大白菜品种进行同田简单对比
· 5、当发现田间的大白菜有根蛆为害时
· 引进了三个大白菜品种进行简单对比试验
· 4、在大白菜长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