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病害 小白菜丝菌核叶腐病
2015-07-28   来源:黑河农批网 中国农化服务网 作者:罗宾   字体:【 】  浏览:101次   评论:0

小白菜丝菌核叶腐病又称小白菜叶片腐烂病,全国分布广泛,除为害白菜外,还可侵染水稻、花生、芋、茭白、大豆等。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片初呈沸水烫状湿腐型病斑,早露未干时病部呈灰绿色。干燥时病部转呈灰白色,严重时全叶腐烂,仅残留主脉,并延及叶柄和茎部腐烂。在患部可见蛛丝状菌丝体和由菌丝体纠结而成的白色绒球状菌丝团(幼嫩菌核)和萝卜籽粒状物(老熟菌核)。蛛丝状物、白色绒球状物和萝卜籽粒状物皆为本病不同阶段表现的病征。也是别于小白菜细菌软腐病症状。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ti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初生菌丝无色,直径4.98-8.71μm,分枝呈直角或近直角,分枝处多缢缩,并具1隔膜,新分枝菌丝逐渐变为褐色,变粗短后纠结成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为淡褐或深褐色,大小 0.5-5mm。菌丝生长最低温度4℃,最高32-33℃,最适23℃,34℃停止生长,菌核形成适温23-28℃。

发病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核遗落在土中越冬,并成为本病初侵染来源,萌发抽生菌丝进行初侵染致病。发病后病部上的菌丝借接触或攀缠作用向邻近植株蔓延,再次侵染,使病害得以扩展。由于病菌发育适温为28-32℃,菌核在高温(27-30℃)及湿度充足条件下极易萌发,故风雨频繁特别是台风雨多的季节和湿闷的天气最有利于本病发生。前作稻纹枯病发生严重的田块,或用病稻秆作覆盖物,或偏施氮肥,都易诱发病害。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在华南地区, “北海夏白菜”、“福建黄叶”和“坡头黑叶”表现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注意选地,勿在前作稻纹枯病或大豆纹枯病严重的田块种植。

(3)加强田间管理。

①勿用纹枯病稻秆作覆盖物,如需覆盖,应选用黑遮光网,以减少菌源。

②加强肥水管理。注意勿偏施氮肥和过度浇水,提倡适时追肥和喷施叶面营养剂,促进植株早生快发,壮而不过旺,缩短生长周期,提早收获。

③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结合深翻整地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来年菌源。

(4)药剂防治。

加强检查,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并喷施5%井冈霉素水剂500-700倍液,或28%多井悬浮剂800倍液,或20%氟纹胺(望佳多)可湿粉600-800倍液,2-3次,隔7-10天1次。

常用药剂 井冈霉素、多井、氟纹胺。

Tags:白菜丝 叶腐病 责任编辑:罗宾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白菜新品种---西白12号 [下一篇]大白菜不包心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罗宾 罗宾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13 个
性别:保密
luobing@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白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5、当发现田间的大白菜有根蛆为害时
· 贵龙五号大白菜种子
· 大白菜的生长期长
· 4、在大白菜长至6
· 白菜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 6、在白菜定植后30天左右
· 该试验设3个大白菜品种进行同田简单对比
· 因此黑腐病也是一种对白菜类蔬菜生产危害较大的..

最新文章

· 大白菜田应在封垄前及时喷洒
· 6、在白菜定植后30天左右
· 因此黑腐病也是一种对白菜类蔬菜生产危害较大的..
· 使药液从白菜心流到根际周围
· 该试验设3个大白菜品种进行同田简单对比
· 5、当发现田间的大白菜有根蛆为害时
· 引进了三个大白菜品种进行简单对比试验
· 4、在大白菜长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