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冬瓜栽培方式
2015-07-28   来源:阜新农批网  作者:long   字体:【 】  浏览:80次   评论:0
1、地冬瓜:植株爬地生长,株行距较稀,一般每亩种植300株左右,管理比较粗放,茎蔓基本上放任生长或结果前摘除侧蔓,结果后任意生长。其优点是花工少,成本较低。缺点是瓜型欠佳,经常扶瓜;否则畸形果率高;果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破损,影响耐贮性;光能利用低,结果大小不均匀,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该方式只适用于岛内销售的灰皮冬瓜品种,而对于商品性要求较高的北运或出口品种:如,“青皮冬”、“黑皮冬”和“青杂1号”则不适用。

2、棚冬瓜:植株抽蔓后用竹木搭棚引蔓,有高棚和矮棚之分。高棚一般高为150-200厘米,矮棚一般高60-80厘米,棚宽250-300厘米。海南瓜农一般采用矮棚方式为多。植株上棚以前摘除侧蔓,上棚以后茎蔓任意生长。棚冬瓜的座果比地冬瓜好,果实大小比较均匀,单位面积产量一般比地冬瓜高,但基本上仍是利用平面面积,不利密植,一般只能在瓜蔓上棚前间套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且搭棚材料多,成本高。近年来,为省材料、省成本和省工,开始推广一种改良式的网棚架:即,先用木桩、铁丝搭一个基本棚架,再覆处编织好氟龙丝网。尼龙网最少可使用三造,搭架非常方便省工。

3、架冬瓜:支架的形式有多种。有“一条龙”:即,每株一桩,在130-150厘米高处,用横竹连贯固定;有“人字架”;有“一星鼓架龙眼”和“四星鼓架龙眼”:即用三或四根竹竿搭成鼓架,各鼓架上用横竹连贯固定,一株一个鼓架。架冬瓜形式虽多种多样,但都结合植株调整,较好地利用空间,提高座果率并使果实大小均匀,有利于提高产量与质量;也利于间套作,增加复种次数;而又比棚冬瓜节省架材,降低成本。在目前条件下,架冬瓜是三种栽培方式中比较合理、比较科学的一种方式。
Tags:方式 责任编辑:long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冬瓜条的制作技术 [下一篇]冬瓜加工四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long long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91 个
性别:保密
long@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冬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用报纸包冬瓜
· 贮藏窑的大小根据所贮冬瓜的数量决定
· 再将需要贮藏的冬瓜入库
· 但架贮冬瓜也应在贮存架上先垫铺干草等柔软通风..
· 冬瓜的习性(二)
· 冬瓜不耐低温贮藏
· 冬瓜的贮藏新技术
· 小型冬瓜特早熟高效栽培

最新文章

· 但架贮冬瓜也应在贮存架上先垫铺干草等柔软通风..
· 小型冬瓜穗小1号冬瓜
· 小型冬瓜特早熟高效栽培
· 选择已经过严格挑选的大小一致、整齐、无破损的..
· 再将需要贮藏的冬瓜入库
· 几种冬瓜食品的加工方法
· 贮藏窑的大小根据所贮冬瓜的数量决定
· 冬瓜的贮藏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