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豆角钻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2015-07-28   来源:青岛农批网 山东农业信息网 作者:xiaomao   字体:【 】  浏览:78次   评论:0
豆角钻心虫又叫豇豆荚螟、豇豆蛀野螟、豆卷叶螟等。其普发率为90%,严重受害田块占78.3%,一般减产20-40%,高的达70.6%,严重影响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为了有效地防治豆角钻心虫的危害,现将其生活习性、为害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作一介绍。

一、生活习性:北方地区,1年可发生多代,一般年份发生5-6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每年6-10月以2-3代幼虫危害豆角,成虫具有趋光性,现蕾前卵散产于叶、叶柄和腋芽上,以叶背为多;现蕾后卵产在花蕾和嫩荚上,卵期2-3天,多在上午6-9时孵化。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在花蕾或嫩荚上爬行几个小时后蛀入花蕾或嫩荚取食,造成落蕾、落花和落荚;3龄以后幼虫蛀入荚内为害豆粒,并有转移危害习性。叶上孵化的幼虫吐丝卷叶为害叶片。幼虫有昼伏夜出习性,白天潜伏在花或荚内,夜间出来活动,以20-22点活动最盛。幼虫期8-10天,蛹期5-10天。

豆角钻心虫对温度适应范围广,7-31℃都能发育,以28℃,相对湿度80-85%最利于发育。成虫产卵期若在6-8月,如遇降雨天气较多,常大量发生危害;高温干旱或幼虫入土结茧期,如土壤湿度过大则对其发育不利,危害减轻。

二、危害特点:豆角钻心虫是一种寡食性钻蛀害虫,只危害豆科作物,如豆角、菜豆、豌豆、大豆、绿豆等。幼虫蛀食豆类的蕾、花和嫩荚,造成大量落蕾、落花和落荚,中后期幼虫钻入荚内,蛀食豆粒并排出粪便,咬伤豆荚,使豆荚畸形。食用价值降低,受害荚雨后易腐烂,从而导致产量大幅度降低和品质低劣。幼虫还可卷叶和蛀茎为害。

三、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以减少虫源,防止转移为害。冬、春多浇水,提高土壤湿度,可使入土结茧幼虫致死。冬季深耕土壤,使幼虫冻死或被鸟啄食,以减少越冬虫源。

2、黑光灯诱杀:成虫有趋光性,可利用黑光灯诱杀。

3、生物防治:以菌治虫。可用每克含活孢子100亿的青虫菌或杀螟杆菌或B?t乳剂500倍液,再与敌敌畏混合喷施,防治效果尤佳;也可用每克活孢子100亿的白僵菌300倍液防治。菌液要随配随用(白僵菌配液后要在2小时喷完)。防治时期宜在2龄幼虫盛期喷施,隔7天喷1次,连喷几次。

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要掌握防治适期,提高防治效果,从现蕾开始,每隔7天喷治1次,即可控制危害。药剂可选用21%增效氰马乳油5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4000倍液,或30%速杀灭1500倍液,或60%敌马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治。

Tags: 责任编辑:xiaomao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早甘蓝、粘玉米、油豆角一年三茬.. [下一篇]秋植豆角的高产的栽培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xiaomao xiaomao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02 个
性别:保密
xiaomao@zhou.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豆角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豆角开花期较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不能超过30℃
· 豆角收获后应尽早拉秧
· 秋植豆角生长环境气温高
· 豆角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
· 三、豆角病毒病1、症状叶片出现深、浅绿相间的花..
· 三、搭架引蔓油青豆角需要支架栽培
· 一、主要症状: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发病
· 一、豆角枯萎病1、症状植株发病时

最新文章

· 摆三层豆角后
· 豆角的主要病害和防治方法
· 豆角底部叶片发黄原因
· 上面摆豆角5―7厘米高
· 五、豆角煤霉病1、症状主要为叶片、茎蔓及荚
· 豆角底部叶片发黄咋回事?
· 三、豆角病毒病1、症状叶片出现深、浅绿相间的花..
· 一、豆角枯萎病1、症状植株发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