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芹菜菌核病的防治技术
2015-07-28   来源:佳木斯农批网  作者:低炭哥   字体:【 】  浏览:89次   评论:0
芹菜菌核病主要发生在保护地,由于10多年来保护地面积不断扩大,随之而来,芹菜菌核病也在发展,为害越来越严重。

一、症状识别

芹菜菌核病主要为害茎、叶柄、叶片。一般多从茎基部开始,被害后,受害部位出现水渍状浅褐色病斑;潮湿时,呈软腐状,表面产生浓密的白霉,后来渐渐形成鼠粪状的黑色菌核。叶片被害,开始产生水渍状暗褐色污斑,潮湿时,病部表面长有白霉,并迅速扩展到叶柄和茎部发病,后造成全株腐烂,同时产生白霉和黑色的菌核。

症状识别:一是病斑呈水渍状浅褐色或暗褐色;二是病斑表面长有白色的霉;三是产生有鼠类状的黑色菌核。

二、发病规律

1.病原菌芹菜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的真菌侵染所致。菌核呈鼠粪形状,外表褐色,内部为白色,呈球形或近球形,平滑。菌核萌发后长出子囊盘,子囊盘出土后呈喇叭状,盘内有呈棍棒形的子囊,囊内含有呈椭圆形的子囊孢子,单胞,排列一行。

2.侵染循环病菌以菌核落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第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菌核萌发,出土后形成子囊盘,盘内产生子囊,子囊弹放出子囊孢子、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侵染芹菜发病后,主要通过农事操作、接触传播,进行再侵染。

3.发病条件

(1)温湿度菌核病在比较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发生,适温为5-20℃,最适温度是15℃左右,菌核在50℃5分钟即死亡。相对湿度达85%以上时,有利于病害发生和蔓延。

(2)栽培条件连作地发病严重,与黄瓜、番茄连作的地块发病也重,因为同属一个菌源。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地发病较重,下雨多或浇水多、种植过密或保护地通风不良,湿度大,发病重。管理差,不除草、不深耕,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弱,或不清洁田园的地,发病也重。
 
Tags: 责任编辑:低炭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秋芹菜管理要点 [下一篇]芹菜的延后栽培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低炭哥 低炭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64 个
性别:保密
di@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芹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秋播芹菜按7×7厘米的株行距丛植
· 多选用耐热、抗病的品种、如青梗芹菜、津南实芹..
· 秋播芹菜按7cm×7cm的株、行距丛植
· 芹菜病害主要有斑枯、叶斑和软腐病等
· 工艺流程:选料、清洗→热烫→冷却→沥干→拌料..
· 4.夏芹菜的生长期管理夏芹菜长出5~6叶后
· 秋芹菜收获过晚
· 因此一定要在芹菜抽薹前及时采收上市

最新文章

· 4.夏芹菜的生长期管理夏芹菜长出5~6叶后
· 工艺流程:选料、清洗→热烫→冷却→沥干→拌料..
· 栽培夏芹菜的地块
· 芹菜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
· 多选用耐热、抗病的品种、如青梗芹菜、津南实芹..
· 因而其生长期较秋、冬芹菜要短
· 芹菜病害主要有斑枯、叶斑和软腐病等
· 因此一定要在芹菜抽薹前及时采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