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黄花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无公害化防治技术
2017-02-13   来源:辽阳农批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81次   评论:0

黄花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无公害化防治技术

近年来随着黄花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栽培方式不断创新,黄花菜病虫害发生态势加重。据调查,受多种病虫混发危害,一般减产20%一30%,是黄花菜优质高产的最大障碍。为控制病虫为害,现将黄花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化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黄花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1、1病虫种类:据初步调查,我县黄花菜病害有:锈病、叶斑病、叶枯病,黄叶病、红腐病、白绢病、炭疸病、茎枯病、褐斑病、病毒病,虫害有蚜虫、蓟马、粉虱、红蜘蛛等10多种病虫害。其中以锈病、叶枯病、叶斑病为害损失最大。

1、2为害特征:从调查情况所看,叶斑病、叶枯病、褐斑病、白绢病、炭疸病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病变枯黄,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输送,严重的可使整株叶片枯死,抽苔矮瘦,花蕾少易脱落。锈病、黄叶病除为害叶片外,还侵害茎杆、花蕾。茎枯病、红腐病主要为害茎杆、花苔、花枝。而虫害主要在叶片上吸汁危害。

1、3消长规律:一年中田间发病最早的病害为叶斑病、叶枯病,在3月上旬始见,4一5月份为流行高峰期;4月中旬茎枯病,褐斑病、炭疽病、黄叶病、白绢病相继发生,5一6月流行;5月上、中旬锈病,红腐病等开始发病,6月上旬至7月上旬流行,蚜虫,粉虱等害虫在4一7月均可造成较重的危害。秋苗期主要以锈病为主,其它病害处于休眠状态。

2、无害化防治技术

2、1选用抗病良种:结合品种的丰产性能和采收上市期,适宜当前推广的优良品种有蟠龙种、四月花、白花、茶子花、大乌咀、中秋花等。

2、2合理密植:采取宽窄行的栽培方式,宽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20一50厘米,每蔸栽2株,每亩栽8000-1万株,这样既保证有足够的苗数,奠定速生丰产苗架,又有利保持菜园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抗病丰产性能。

2、3适时更新复壮:当黄花菜蔸龄达5年以上时,每蔸内分蘖数过多,病虫为害加重,产量亦开始下降,此时要及时更新复壮,促进黄花菜健壮稳长。

2、4做好平衡施肥:黄花菜应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在施肥方法上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适施苔肥,补施蕾肥”。要防止施用化学氮肥过多,增施钾肥和硼肥,合理配施磷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虫能力。

2、5药剂防治技术:根据黄花菜花蕾成熟不一致,需要每天采收与控制病的现实矛盾,为此“早”是黄花菜用药防治的核心,应坚持预防为主,主攻主要病害,兼治多种病虫,做好合理搭配和交替使用农药。当前防治黄花菜病害较好的药剂有50%枯腐特1000-1500倍液,或40%扑菌特800-1000倍液,或70%百倍净1000-1200倍液,或12、5%禾果利2000-2500倍液(对锈病有特效)。在病害初见期任选一种药剂喷雾,隔10-15天防治一次,连治2-3次,并做到轮换使用权不同药剂。用药时雾点要细,由于黄花菜叶片蜡质层厚,叶面光滑,药液中加入少量洗衣粉,以增加粘性,提高药效。在防病时加入吡虫林,灭虫灵,虫杀净等低毒对口药剂,达到病虫害兼治,减少用药次数,确保综合防治效果。


Tags:黄花菜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8、及时加工黄花菜采收后要抓紧蒸.. [下一篇]6、病虫害防治黄花菜的主要病害有..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hmee mhme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6 个
性别:保密
mhmee@mmrens.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黄花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黄花菜进入冬季后
· 羊食小黄花菜根会中毒
· 清除残枝落叶黄花菜采收结束后及时拔除枯薹和割..
· 黄花菜根系非常发达
· 黄花菜的加工保鲜技术
· 黄花菜的家庭菜园种植
· 注意幼龄株丛黄花菜不宜进行客土培蔸
· 黄花菜在长达两个多月的采摘时间

最新文章

· 黄花菜进入冬季后
· 注意幼龄株丛黄花菜不宜进行客土培蔸
· 羊食小黄花菜根会中毒
· 黄花菜根系非常发达
· 黄花菜锈病的防治
· 清除残枝落叶黄花菜采收结束后及时拔除枯薹和割..
· 黄花菜的家庭菜园种植
· 黄花菜的加工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