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黄花菜病害要以预防为主
2015-07-28   来源:海西农批网 云南农业信息网 作者:小龙   字体:【 】  浏览:105次   评论:0
一、黄花叶斑病由镰孢霉属病原真菌引起,是黄花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又称“发灾”、“水瘟”等,是每年黄花菜发生最早的一个病害。为害严重的可造成全部枯死,无花可收。一般发病后都会减产30-50%。

(一)发病规律病害发生主要与气候、栽培管理和品种有密切的关系,气候因子是导致发病与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

病菌随植株残体越冬,翌年3-4月随幼苗出土,气温回升,病菌即侵入嫩苗为害,若此时温度变化大或遇雨天,相对温度大,病害极易流行。

从栽培管理方面看,栽植年限过久的地块发病较重,而15年以下的壮龄株抗病性较强;冬季培管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发病较轻,重施氮素肥料,忽视磷、钾肥料施用的,则病害发生重。

(二)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每年黄花菜采摘完毕,每亩撒施石灰硫磺粉50-100公斤或黑白粉100-150公斤,然后选择晴天深挖伏土或客土壅蔸。对15年生以上蔸龄的老蔸应进行翻蔸更新,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其抗病能力。

(2)合理施用肥料黄花菜应以施用有机肥为主,使用化学肥料应将氮、磷、钾配合使用,或施用复合肥,以免植株徒长,降低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

①每年春季幼苗出土后用等量波尔多液或波美0.5度石硫合剂喷射,每隔10-15天1次,共喷3-4次,有一定效果。

②发病初期使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剂600-800倍液喷射,每隔7-10天1次,共喷2-3次。

二、黄花叶枯病由刺盘孢属病原真菌引起。在黄花菜区发病普遍且严重。严重受害者可使整蔸整块枯死,不抽花苔或只有部分植株零星抽苔,严重影响产量。

(一)发病规律此病每年发病比叶斑病稍迟。一般于4月下旬开始发生,5、6月份发展最快。在雨水多、湿度大、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植株密度大且又幼嫩的田块发病重。单一施用氮肥或施用氮肥过量的地块比施用有机肥的地块发病严重。

(二)防治方法

①加强培育管理适时中耕松土,加强秋、冬培育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发育,从而增强植株的抵抗能力。

②药剂防治每年清明前后开始喷射等量波尔多液,每隔10天喷1次,共喷3-4次,有一定的效果。发病初期可以在剪除病叶后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用50%代森锌500-600倍液,或50%稻瘟净600-700倍液喷射叶面。
Tags:黄花菜 责任编辑:小龙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黄花菜施肥技术 [下一篇]黄花菜病害应以预防为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小龙 小龙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81 个
性别:保密
xiaolong@163.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黄花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黄花菜进入冬季后
· 羊食小黄花菜根会中毒
· 清除残枝落叶黄花菜采收结束后及时拔除枯薹和割..
· 黄花菜根系非常发达
· 黄花菜的加工保鲜技术
· 黄花菜的家庭菜园种植
· 注意幼龄株丛黄花菜不宜进行客土培蔸
· 黄花菜在长达两个多月的采摘时间

最新文章

· 黄花菜进入冬季后
· 注意幼龄株丛黄花菜不宜进行客土培蔸
· 羊食小黄花菜根会中毒
· 黄花菜根系非常发达
· 黄花菜锈病的防治
· 清除残枝落叶黄花菜采收结束后及时拔除枯薹和割..
· 黄花菜的家庭菜园种植
· 黄花菜的加工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