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黄花菜的锈病防治
2015-07-28   来源:昭通农批网  作者:nlzm   字体:【 】  浏览:101次   评论:0
黄花菜锈病以危害叶片和花薹为主,已成为一些地区黄花菜的重要病害。一般发生年减产10%左右,严重流行年可减产30%以上。

1 症状识别

该病危害叶片和花薹,最初在叶片和花薹上产生桔红色稍凸起的疮斑(夏孢子堆),埋于寄主表皮之下;孢子成熟后,表皮破裂,散落出黄褐色或桔黄色的粉状物(夏孢子)。夏孢子堆的大小、形状,因品种不同而异,感病品种如四月花等。夏孢子堆大而多。连结成片,叶片表层明显翻卷,叶片渐枯黄,使其它叶片落一层黄褐色粉状物,较抗病品种如荆州花等;夏孢子堆小,表皮破裂程度也轻,夏孢子堆周围往往失绿呈淡黄色。一般夏孢子堆排列不规则,散生。黄花菜生长后期,在叶片上生黑色长椭圆形或短线状疮斑(冬孢子堆),埋生于表皮下,非常紧密,一般表皮不破裂,内生黑色冬孢子。黄花菜锈病危害严重时整株叶片枯死,花薹短瘦或根本不能抽薹,花蕾易凋萎脱落。

2 发病规律

2.1 病因 由真菌萱草柄锈菌侵染所致。本菌为转主寄生菌,除在黄花菜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在另一寄主败酱草的叶片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

2.2 传播方式 病菌以冬孢子随同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第2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担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危害败酱草,在叶片上产生性孢子及锈孢子。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飘移到黄花菜上,侵染而发病,并形成夏孢子。病株上的夏孢子在条件适宜时,可反复侵染黄花菜,引起病害流行。秋季出现冬孢子,进入越冬阶段。

2.3 发病条件 温暖湿润有利于发病;肥水不均,光照不足,密度过大,徒长纤弱等也易发病。

3 防治方法

3.1 选择抗病品种 像荆州花、片子花、猛子花等品种较抗病。

3.2 清除越冬菌源 生长季节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尤其在黄花菜采收结束,彻底清除病株残叶,并铲掉败酱草等杂草,喷洒0.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全面消毒。

3.3 及时分株,更新老龄株丛 深挖覆土30cm,并去掉部分老根,促进秋苗分株。苗龄过大的应及时更新,保持生产中以壮龄苗为主。

3.4 合理施肥 结合挖覆土施足基肥;重施催薹肥,促使花薹粗壮;增施磷钾肥,特别是磷肥。

3.5 药剂防治 栽培田出现零星病株,应及时摘除病叶或割去病株,然后进行喷药保护,常用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
Tags:黄花菜 责任编辑:nlzm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黄花菜冬培管理抓什么? [下一篇]黄花菜锈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nlzm nlzm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24 个
性别:保密
nzlm@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黄花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黄花菜进入冬季后
· 羊食小黄花菜根会中毒
· 清除残枝落叶黄花菜采收结束后及时拔除枯薹和割..
· 黄花菜根系非常发达
· 黄花菜的加工保鲜技术
· 注意幼龄株丛黄花菜不宜进行客土培蔸
· 黄花菜的家庭菜园种植
·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

最新文章

· 黄花菜进入冬季后
· 注意幼龄株丛黄花菜不宜进行客土培蔸
· 羊食小黄花菜根会中毒
· 黄花菜根系非常发达
· 黄花菜锈病的防治
· 清除残枝落叶黄花菜采收结束后及时拔除枯薹和割..
· 黄花菜的家庭菜园种植
· 黄花菜的加工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