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病害 甘蓝黑腐病
2015-07-28   来源:乌兰察布农批网 中国农化服务网 作者:绍00   字体:【 】  浏览:101次   评论:0
甘蓝黑腐病是甘蓝类蔬菜主要的病害之一,是一种常见的毁灭性病害,常与软腐病混合发生,造成大面积死棵。该病近几年来发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多雨年份发病严重,对产量和品质可造成较大的危害。甘蓝黑腐病除危害甘蓝、花椰菜、萝卜外,还能危害白菜、芥菜和芜菁等多种蔬菜。

症状黑腐病是一种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其症状特征是引起维管束坏死变黑,薄层菌脓,一般不明显,潮湿时触之具质粘感。切取病组织小块镜检,则可见切口涌出大量菌脓。

苗期发病子叶呈现水浸状,逐渐枯死或蔓延至真叶,继续发展,真叶的叶脉出现小黑点或细黑条。

成株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多以叶缘或虫伤处开始,形成“V”形黄褐色病斑,形成叶脉坏死变黑,病菌能沿叶脉叶柄蔓延至茎部和根部,形成网状脉,植株叶片枯死,致使茎部、根部的维管束变黑,但不臭,干燥条件下球茎黑心或干腐状,别于软腐病。

病原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Pam.)Dowson称野油菜黄单胞杆状细菌野油菜黑腐致病型,属细菌。病菌生长发育的适宜25-35℃,最低5℃,最高38-39℃,致死温度为51℃持续10分钟。耐干燥。

发病特点

病菌在种子内或病残体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是主要侵染源。播种带菌种子后,病菌可从幼苗真叶叶缘的水孔或伤口侵入,幼苗很快死亡。成株期病菌进入维管束,并随之上下扩展,造成系统侵染。在留种株上,病菌可从果柄维管束进入种荚导致种子表面带菌,或从种脐侵入致种皮带菌。细菌在田间靠雨水、农药、昆虫、肥料、农事活动传播。

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高温多雨、虫害严重及连作地往往发病重;病害多发生在春秋两季,春季发病轻,秋季发病重;播种过早、栽培方法不当畦面不平、积水易于发病;施肥浇水不当,也易染病;连续多年种植的菜、萝卜、甘蓝等十字花科也易传播。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抗黑腐病的优良品种。

(2)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倒茬。

(3)加强栽培管理。

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适期栽培,加强定植后管理,适当施肥、浇水,提高植株抗病性;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减少传染,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来年菌量。

(4)种子处理。

用50℃的温水浸种20-30分钟,或用50%代森铵洗种15分钟,或用0.4%福美多拌种,洗净晾干后播种。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使用1:1;200波尔多液喷雾,或硫酸链霉素或氯霉素50-100ppm喷雾7-10天/次,连喷3-4次。

常用药剂代森铵、福美多、波尔多液、硫酸链霉素、氯霉素。
Tags:甘蓝黑 责任编辑:绍00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紫甘蓝软腐病的发生症状 [下一篇]甘蓝类蔬菜抗旱育苗技术措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绍00 绍00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9 个
性别:保密
shao00@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甘蓝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为大家介绍几个耐热甘蓝品种
· 将待贮甘蓝装入板条或箩筐内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早熟春..
· 秋甘1号(甘蓝种子)
· 4采收甘蓝叶球尚未完全长结实
· 2.2播种甘蓝育苗一般采用干籽直播
· 将直接影响甘蓝的品质及产量
· 甘蓝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最新文章

· 将待贮甘蓝装入板条或箩筐内
· 秋甘1号(甘蓝种子)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早熟春..
· 甘蓝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 秋甘2号(甘蓝种子)
· 4采收甘蓝叶球尚未完全长结实
· 2.2播种甘蓝育苗一般采用干籽直播
· 秋甘3号(甘蓝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