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小茴香栽培要点
2015-07-28   来源:安顺农批网  作者:mina   字体:【 】  浏览:84次   评论:0
小茴香是我州的主要开发型经济作物,除直播外,在棉花、玉米、酒花地间作也获得较好的收成。

一、形态特征

小茴香属伞形科,一年生草本作物,茎直,圆柱形平滑,叶羽状多回,复叶深裂如丝状,叶柄浅绿色,花黄色,复伞形花序,无总苞和小苞叶片,果实(种子)线状长圆形,光滑单生,植株生长高度30~35厘米,生育期90天左右。果实成熟后,呈橙黄色,色泽鲜艳,气味芳香,千粒重2~2.3克。

二、环境要求

小茴香喜冷凉气候,较耐干旱,但不耐湿,由于小茴香植株矮小,根系较浅,一般分布在土层5~10厘米处,对土壤要求较严,最适宜种植在有机质含量1.5%~1.8%的砂壤土地上。

小茴香最适宜生长期的温度为15~20℃,高于25℃生长缓慢,低于5℃生长受到抑制。播种时地温5~10℃,15~16天出苗,12~15℃时7~8天出苗。播种至成熟85~95天,开花到成熟25~30天。

三、栽培要求

1.土地选择

小茴香籽粒小,每千克种子约50万粒,不易出苗,因此对土地的选择及整地要求非常严格,要选肥力中上等、含有机质1.5%~1.8%以上的砂壤土,切忌种植在盐碱土和粘性重的地块上,前茬为小麦、燕麦或杂草多的地块不宜安排种植。

2.整地标准

小茴香籽粒小,顶土力差,在整地时,要作到细、松、净、平、碎、墒六字标准,整地时要犁、耙、耕结合一条龙复式作业,达到地无小坑,无3厘米以上的土块,无残膜、杂草、茎秆,土松、地平、墒足。

3.播种期及播量

小茴香播种宜早不宜迟,一般在3月中旬播完,最迟在4月初。667评方米播量1~1.5千克,播深2.5~3厘米,667平主米带三料磷肥10~15千克。

4.播种方式

小茴香播种大多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采用20厘米等行距或15×30厘米宽窄行。也可开沟筑垄播种,或作小畦播种,播后镇压提墒,促壮苗齐苗。

近年多采用间作套种棉花、玉米、蔬菜等作物,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

四、田间管理

当幼苗显行时,应及时中耕松土、保墒,拔除株间杂草,如遇雨应及时横向耙地,以利幼苗生长。由于小茴香田间杂草种类多,生长快,须在封垄之前除净,中后期如有菟丝子危害,可采用40%地乐安乳油200~300倍药液在下午5时后喷雾防治,必要时人工拔除。

小茴香生长期短,生长量小,需肥水不多,一般在播前施足基肥和种肥,不需灌水施肥,若土壤瘠薄,在封垄前(3~4片真叶)结合灌头水667平方米撒施尿素8~10千克,以水调肥,以肥促苗。在开花前期和灌浆期,每667平方米喷磷酸二氢钾200~250克,促多坐果,多结实,提高籽粒重量。在开花后期和灌浆初期灌第2水,在灌浆末期灌第3水,促早熟。灌水要坚持早晚灌,要适时适量,避免高温灌水,减少死苗,坚持看苗、看地、看天灌水是小茴香丰产的关键。

五、适时收获

当小茴香籽实发黄、茎叶显萎枯时,即可收获。小茴香易落粒断枝,因此收获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Tags: 责任编辑:mina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茴香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茴香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ina mina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3 个
性别:保密
mina@www.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茴香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球茎茴香的采种技术
· 球茎茴香菌核病防治
· 球茎茴香主要病害的识别及无公害防治
· 球茎茴香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 小茴香
· 球茎茴香怎样采收和防治病虫害
· 球茎茴香菌核病的发生症状
· 药用植物小茴香枯萎病

最新文章

· 小茴香
· 球茎茴香的采种技术
· 球茎茴香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 球茎茴香主要病害的识别及无公害防治
· 球茎茴香菌核病防治
· 球茎茴香灰霉病防治
· 药用植物小茴香枯萎病
· 球茎茴香菌核病的发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