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有机茶机械化生产可提高茶叶质量
2015-07-28   来源:韶关农批网 三峡农业科技网 作者:一日一天   字体:【 】  浏览:71次   评论:0
一、茶园耕作机械化

开发机械化茶园要求选择平地或缓坡集中连片,有规则的茶园,坡度一般不超过15º,土层深厚,地块宽度30~50行,茶树行距1.5~1.8米,长度50~100米;田头宽度不少于2~3米,田间路做到块块相连,路路相通,适合机械通行。茶园应留好排蓄水设施,布局一致。

二、茶园修剪

根据茶园生产情况,茶树机械化修剪有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割5种。

1.定型修剪 主要用于幼龄茶树定型,以培养骨架,促进分枝,控制树冠高度,加速横向扩展。灌木型茶树经二足龄以后每年2次定型修剪,5月、7月底各剪一次,使茶树连同主茎形成4~5层分枝,使茶树骨架高达40~50厘米。

2.轻修剪 对已投产的茶园进行每年1~2次的轻修剪,春茶或夏茶采摘结束后进行。用单人或双人修剪机剪去树冠面上枝叶,把冠面突出枝剪掉。

3.深修剪 对投产多年的树冠产生大量鸡爪枝的茶园,或因受严重冻寒或病虫的蓬面枝叶,应用深修剪机进行树冠改造。深修剪后,骨架高度保持40~50厘米,在夏茶采摘结束后进行。

4.重修剪 对树龄长、树冠上部已衰败的茶园,用割灌机将衰老茶树离地面20~25厘米以上树冠剪除。剪后增施有机肥,重新培育,5月底前进行,促使新枝在7月上旬前萌发。当年夏茶采摘后7~8月份再进行重剪,从离地面35~40厘米处全部用修剪机剪平。

5.台割 根据茶园生长状况,对树冠上部已枯死的茶树进行台割,即将老茶树离地10~20厘米以上部分全部割去,重新塑造树冠。一般在晚秋或秋后进行,树冠改造后应留叶蓬,加快新发树冠的生长。台割茶园2年内以养蓬为主,台割后的第二年起的冬季,在离地高度分别为35厘米、45厘米、50厘米处进行定型修剪,第三年投产。

三、机械化采茶

机械采摘分两次进行,茶片采摘有单人和双人采摘机。春茶第一轮,已达一芽二叶时进行;10天后一芽三叶期时进行第二轮。单人机日采茶工效相当于人工18倍,但重切碎叶和老梗老叶较多。双人机正副手配合,每人每台采茶工作量可达1650千克。应采蓬面15~20厘米处的茶叶,切割过高或过低都影响茶叶质量。成熟茶园分两次采摘,来回一次完成。

投产茶园采茶季节结束后,要求茶蓬面留叶指数应在3叶以上,或蓬面厚度10厘米以上。用割灌机操作可提高劳动率2.5~4倍,作业成本降低30%。

四、茶叶加工机械化技术

进入加工车间的鲜叶应立即摊青。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鲜叶要分别摊青;雨水叶要摊薄,不能重叠,每小时翻一次。鲜叶应摊放在竹席上,厚度为1~3厘米。摊放地点要求阴凉,不受阳光照射,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无异味,嫩叶要随时观察,4~12小时内以鲜叶失重率10%~15%为宜。摊放过程中,适当轻翻以利均匀散发水分和散热。

鲜叶经杀青机、揉捻机、齿切机、理条机、风力选别机、圆筛机、烘干机加工后,所制茶叶条索紧结,卷曲匀齐,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名茶制作工艺为:

龙井茶:鲜叶―摊放―杀青(青锅)―辉锅―挺头子―整理―入仓。

天日青顶:鲜叶―摊放―杀青―理条―烘干入库。

普陀佛茶:鲜叶―摊放―杀青―揉捻一炒制―提毫―烘干―入仓。

珠茶:鲜叶―摊放―杀青―揉捻(150º6CR-265揉捻机)―甩干(6CPC-100CC甩干机)―对锅(20千克/次)―大锅(40~50千克)―散热(12小时)―入仓。

茶片加工工艺:采茶机把修剪、采摘后的24~40厘米长的茶树头―摊放―切碎(5~10厘米)―烘干―揉捻―解块机过筛―剩余茶树头晒干―粉碎成茶。机械化加工茶片,使茶树头能够再次利用,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实现了茶叶生产的二次升值。

Tags:高茶叶 责任编辑:一日一天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惠明白茶加工技术 [下一篇]苦丁茶-优良的盆景材料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一日一天 一日一天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14 个
性别:保密
yiriyitian@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茶叶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想了解武夷岩茶?从水仙肉桂开始!
· 茶树冻害后的病虫防治
· 旗枪茶加工
· 茶树品种――黄旦
· 有机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 茶园水分管理技术要点
· 秋名茶采制技术
· 茶叶泡几次更健康养生?

最新文章

· 茶叶泡几次更健康养生?
· 想了解武夷岩茶?从水仙肉桂开始!
· 茶树品种――黄旦
· 旗枪茶加工
· 秋名茶采制技术
· 茶树冻害后的病虫防治
· 茶园水分管理技术要点
· 有机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