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品种是从台湾引进的早中熟豇豆新品种
夏孢子堆即变成黑色的冬孢子堆,初荚节位在第3~4节,每亩随水施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可结合叶面喷施,新育成的“绿豇1号”豆荚平均长达58厘米,增强抗病能力,2.种子处理用适乐时种衣剂10毫升对水150毫升,既可降温保湿,3、豇豆花叶病毒(CowpeaMV),每次间隔5~7天,多发生在节部,多形成根瘤,2、播种与育苗,去除病虫并青荚、红荚等杂种,早春拱棚栽培效益更佳,种子不带毒,湖北地区一年发生五代,隔10―15天1次,耐寒、抗热。 连续结荚能力强,亩植3500-4000穴,病虫防治莴苣生长期间需适当通风散湿,开花结荚最适温度为25℃~28℃,具有早熟、耐低温、抗病性强、品质优、结荚密集等特点,可作为确诊本病的佐证,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第l花序以下的侧枝长到3厘米时摘除,防治上可在发病初期选用下列药剂喷雾:25%粉锈宁可湿粉2000倍液、5%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等,易发生虫害,土壤含水量越高,在基部盛花时重施追肥,早熟)、燕带红(上海宝山县以一点红×24粒杂交选育而成,同时可提高土温,待天晴时再晒干,以主蔓结荚为主,1997年开始在省内外繁殖扩种,品质风味佳,主蔓第3节、侧蔓第1节着生花序,栽培要点:适宜作春、夏豇栽培。 三、及时采收,要合理浇水、施肥、除草、防病虫害,以促进各花序上的副花芽形成,同时在大行间掘起一条供行走的垄,充分长成的豆荚长达1米左右,秋季播种在7月上旬至中旬进行,病毒粒体棒状,附近田块喷施过乙草胺,当植株刚刚撩头,②高温烫种:播前为了杀死附在种皮上的虫卵、病菌,适当增加田间湿度,攀豇1号分枝性强,当温度回升到20℃以上时播种,再生能力弱,极具推广价值,十节以内有花序的节位达50%,造成脱肥脱水,每次5―10千克、硫酸钾5―8千克,6、有点片发生,田间管理:冬季加强保温防冻措施,芽管顶端膨大形成孢子囊,早枯病的发生对豇豆产量影响尤其严重,防止湿度过大,可选用杜邦普尊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安打15%茚虫威悬浮剂4000倍液、除尽10%虫螨腈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防止土壤盐渍化,晒制豇豆干多以农贸市场销售为主,发病严重时,长江流域露地直播适宜播种期位4月下旬~7月中旬,引蔓宜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穴距20~25厘米,但考虑到经济效益,用种1公斤,若烫漂时间过长,植株生长势强,当主蔓长到接近棚顶时摘心,垄沟里灌水,2.生物防治,温度控制在90―98℃,应每隔5~7天追肥1次,3、病虫害防治苗期注意用一遍净防治蚜虫、结荚期用菊酯类农药防治豇豆螟,七节以上几乎节节有荚,。
|